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特奧多爾•蒙森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s://www.ildenaro.it/wp-content/uploads/2017/11/Theodor-Mommsen.jpg 原圖連結]
[https://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ylt=Awr9Du0MBU1eIEMACddXNyoA;_ylu=X3oDMTE0ZTIyaGNhBGNvbG8DZ3ExBHBvcwMxBHZ0aWQDQjkzMjFfMQRzZWMDcGl2cw--?p=Christian+Matthias+Theodor+Mommsen&fr2=piv-web&fr=uh3_news_vert_gs#id=62&iurl=https%3A%2F%2Fwww.ildenaro.it%2Fwp-content%2Fuploads%2F2017%2F11%2FTheodor-Mommsen.jpg&action=click「克利斯蒂安•馬蒂亞斯•特奧多爾•蒙森 」] ]]
'''克利斯蒂安•馬蒂亞斯•特奧多爾•蒙森''' 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出生於[[德國]],是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史學巨著《羅馬史》便出自他花了三十年的心血之作<ref>{{cite web |title=諾貝爾獎得主:德國特奧多爾•蒙森——今世最偉大的纂史巨匠 |url=http://lishi.zhuixue.net/renwu/nuobeier/561346.html |publisher=追學網 |accessdate=2018-10-24}}</ref>。蒙森同時也是古典 [[ 學者 ]] [[ 法學家 ]] [[ 政治家 ]] [[ 考古學家 ]] [[ 作家 ]]
1902年,以傑作《羅馬史》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該獎項史上第二位得獎者。<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terature/1902/mommsen/facts/ 諾貝爾官方網站 - 克利斯蒂安•馬蒂亞斯•特奧多爾•蒙森 事實]</ref>
他對法學與歷史之間緊密聯繫的看法不僅僅歸功於他的老師,還歸功於法理學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的著作。
在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後,獲得了 [[ 丹麥 ]] 國王授予研究獎學金,使他前往 [[ 意大利 ]] 深造。
1844年至1847年,在此期間,意大利成為他的第二故鄉,而羅馬考古研究所是他從事研究的總部之一。由年輕的基爾(Kiel)[[奧托·賈恩]](Otto Jahn)作為他的指導教授,他很快就成為了碑文學的大師(對銘文的研究和解釋),在[[巴托洛米奧·博爾格西]](Bartolomeo Borghesi)的指導下,聖馬力諾博學的政治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使克利斯蒂安拉丁文題集成為了文學傳統不可必少的原始資料,並首次使人們對古代世界的生活有了全面的了解。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