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臭氧层空洞

增加 6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英文:ozonosphere hole depletion of o-zone layer
[[臭氧]]在大气中从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布,其最大浓度在中纬度24千米的高空,向极地缓慢降低,最小浓度在极地17千米的高空。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关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活动化学假说: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为此,于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订了限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烷烃等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ref>[ 臭氧层正在恢复 距离痊愈仍遥远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a1e8cIQl_mXMzLwTBvDmrNOzs7BLTIV_Q-DTchDJaTXtYZ6BC9WIdTYEVxmfXzfzZRYFtvfCHtD4OcIRG2Nz4qZr5UeyorEJRoX4Pkbgd1Ulu9MTkx0_ 新华,引用日期2016-07-01]</ref>
===学者分析===
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形成原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推测有四种:
 
#人为影响,人类活动产生的含氯化合物进入大气层
#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粮农组织研究了其他牲畜,如羊、鸡、猪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并指出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这是因为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而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此外,牛群在消化或反刍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1/3,这种气体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这不但比其他家畜动物高出许多,甚至超越了人类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饲养牛群时需要燃烧燃料制造肥料,在此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报告中还指责牛群消耗了大量的水,因为牛每分泌1公升牛奶要先消耗990公升的水人类已经把1500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何况,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ref>[ 联合国:老牛放屁 是温室效应元凶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f985q070i1PD2-9FPIL7rqHyZTnaFWPsPsNS1ipMSXPRemmR5LdIRscTuyeGI_kN0HAMdW-JnmRuSXFUjYS3HkAiP4HsPWTcmw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9-26]</ref>
==危害==
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如今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
Johnson称:“在9月份,我们能观察到臭氧层的快速消耗,到10月1日大约会消耗掉95%。今年额外两个周的持续消耗让南极上空臭氧层接近100%被损耗。”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称,这是由于今年南极上空平流层的寒冷温度和动力减弱造成的。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地球科学领域的首席科学家Paul A. Newman称:“虽然目前的臭氧层空洞已经达到了近几年的历史记录,但是这一面积的出现是与地球大气层的气候降温所一致的,气温的降低是臭氧层消耗加快的主要原因。” <ref>[NASA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近年新高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e5bcuEJKCza6pxmSgCDac7reMwi9T8sH9fe2g3FWJ52dSU_TuORjWGxFrN7wowtBmX9inqCE9943boOadlStM7eOR1mJBUhIm152AhYWE7QI14uh2Z6SKHyPX2tDq0Ub3w 腾讯,引用日期2015-11-01]</ref>
==恢复需时日==
[[File:臭氧层空洞8.jpg|缩略图|[http://img.kjw.cc/2019/1129/20191129044515710.jpg 原图链接]]]
本周早些时候,联合国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创新纪录。2012年至2013年二氧化碳浓度的升幅也达到30年来的历史新高。
另外,臭氧层虽然在恢复,距离痊愈还很遥远。南极臭氧层空洞依旧存在,最新计算显示,臭氧浓度水平仍比1980年低6%。先前有预测认为,南极臭氧层空洞可能在2065年前完全消失。联合国环境项目执行主管阿希姆·施泰纳依据最新数据判断,臭氧层可能会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痊愈,但仍需仰仗各国的共同努力。<ref>[ 臭氧层正在恢复 距离痊愈仍遥远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4e4ctFXb73Rko4OOZbfTgS0VQcNqRomRCw2nstk197HmA-KvqdoBD2N-FNsNtdtCTJLsbCdBD7qPxISKqOSwHdnQDKSJhEsZwUBZ_m0 .新华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引用日 期2016期2014-0709-0126]</ref>
==研究==
据日本NHK电视台网站10月25日报道,日本气象厅日前宣布,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已经缩至25年来最小,但强调这并不代表臭氧层正在恢复。
日本气象厅通过观测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观测值是9月22日的2080万平方公里,小于1987年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签署以来的历年最大观测值。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可以阻止有害紫外线进入大气层。但是氯氟烃等气体排放正破坏南北两极上空的臭氧层。每年8月和9月,南极气温降低,上空就会出现臭氧层空洞。<ref>[ 日本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缩至25年来最小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d590CvAu3o6ynVrE_min2e-8u9MRzsA937-c655oCCrB-q6nlgW44Oe-xLjvb1stB0sd1-FurIRBwUf73_0pDZuCtP0NGbIDbZjOx1uw .,引用日期2012-10-25]</ref>
日本气象厅称,南极臭氧层空洞较小并不代表臭氧层正在恢复,而是可能南极7月份和8月份气温相对往年较高有关。
==难题==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同时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也有影响。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发生。
世界气象组织和科研机构将运用地面臭氧观测、气球探测仪、卫星和气象数据,密切关注臭氧空洞的发展情况。<ref>[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难题悬而未决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74245/f0a3kuyK_vRmckZsQyguPyNp4OSsFJBr04_2e7T3D-CVjevVLVOfc1UnMce6yE4D5-ZRoEU4ylmqn9VEF4Msydaina203JuTib0aqw 搜狐,引用日期2012-09-16]</ref> [Please
==修复==
美国科学家2016年发现,首次有确实证据证明南极臭氧层的破洞已经开始萎缩。
42,5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