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鳥嘌呤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鳥嘌呤不容易合成尿酸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很多人囤糧做[[封城]]準備。罐頭這類可長期保存的食物被列入囤糧清單。罐頭的優點是即開即食且保存期限長,但也被不少人認為營養價值不高,會添加[[防腐劑]],是有害人體健康的加工食品。罐頭真的這麼糟嗎?要怎麼吃得健康?[[台灣]]營養基金會行政總裁吳映蓉博士表示,國人普遍認為罐頭「不健康」的看法,其實並不準確。吃罐頭食品有兩個要點-注意份量和頻率。她說:與加工食品一樣,一些罐頭的包裝上標注了大量一般民眾難以看懂的添加物,例如5'-次黃嘌呤核甘磷酸二鈉、5'-鳥嘌呤核甘磷酸二鈉等。吳映蓉介紹,上面兩種皆屬可合法添加的增鮮劑,在蠔油、雞湯塊裏都有。在合法範圍裏添加的東西都是安全的,但她強調,如果每天吃、吃很多,就不安全了。因為畢竟含添加物,食用罐頭食物一定要注意份量和頻率。吳映蓉仍建議人們日常飲食以新鮮食材為佳,不要一直吃罐頭。她說,譬如吃魚罐頭如果搭配其它新鮮食材、一星期吃一次,是沒有問題的,但天天吃就不好了<ref>[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4-09/73465446 營養博士:吃罐頭也健康 添加新鮮食材營養更均衡]大紀元時報,2020-04-09</ref>。
===鳥嘌呤不容易合成尿酸===
嘌呤,是組成DNA的成分,所有具有細胞的食物都含有嘌呤,就連身體的肌肉細胞破壞也會釋放出嘌呤,醫師表示曾有癌症病人打完化療後因為[[細胞]]崩解而[[痛風]]發作的。嘌呤有很多種,醫師說明:[[腺嘌呤]](adenine)和次黃嘌呤(hypoxanthine)容易合成尿酸,尤其是次黃嘌呤。鳥嘌呤(guanine)和黃嘌呤(Xanthine)則不容易合成尿酸。大部分的植物性食物,包含香菇和豆類,嘌呤的總量中60%以上是腺嘌呤和鳥嘌呤組成,而動物和海鮮則有50%為次黃嘌呤。高嘌呤植物,的次黃嘌呤的嘌呤比在肉類,魚和蝦一些動物的比例較低,所以並沒有那麼容易升高 [[ 血液 ]] 中的 [[ 尿酸 ]] 。醫師表示,用燉、煮與炒來調理食材可降低尿酸濃度<ref>[https://www.biomedviews.com/%E8%AA%A4%E6%9C%83%E5%8D%81%E5%B9%BE%E5%B9%B4%EF%BC%81%E5%90%83%E9%A6%99%E8%8F%87%E3%80%81%E5%A4%A7%E8%B1%86%E4%B8%8D%E6%9C%83%E9%80%A0%E6%88%90%E7%97%9B%E9%A2%A8%EF%BC%81/ 誤會十幾年!吃香菇、大豆不會造成痛風]生醫觀點,2020-01-06</ref>。
==視頻==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