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食道

移除 1,0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食道若患腫瘤為[[食道癌]]。吸菸、嚼食檳榔和重度飲酒會增加誘發的風險。
**其他相關病理還有胃食道逆流,並可能導致食道炎、食道狹窄與喉嚨發炎、咳嗽等。
== 無聲 食道炎 :食道癌初期多無症狀==*食道炎是指食道的發炎 ,其原因有許多 ;像是嚴重嘔吐後,長期放置鼻胃管或服用阿斯匹寧、強酸強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之患者或是病患本身抵抗力下降而受結核菌或念珠菌或病毒感染導致食道炎。*食道炎可分類的病因:1吞咽太熱的食物、比較尖銳的異物...直接損傷了食道粘膜。2.長時間服用抗生素繼而引發食道粘膜感染。3、咽、胃的炎症繼發延期食道炎。4、食管擴張、痙攣、麻痹、腫瘤引發慢性食道炎。*引起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甚多,如胃酸分泌過多的疾病,下食道括約肌功能不良、裂孔赫尼亞(hiatal hernia)、食道蠕動障礙、長期放置鼻胃管或是服用阿斯匹靈等藥物引起。**在臨床上常見之逆流性食道炎的症狀有心口灼熱、反胃、胸骨後疼痛、打嗝及腹脹。**另外有些人會有噁心、咽部灼燒感、聲音嘶啞、甚至吞嚥困難、咳嗽等症狀也有人發生。*症狀主要是以吞嚥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後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黏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食道炎主要靠內視鏡切片來確定診斷。**感染性的食道炎常是發生於免疫力低下之患者,如癌症、愛滋病或服用類固醇之患者,因此在針對病原菌治療時也需同時考慮原始疾病之狀況。逆流性食道炎治療主要是中和胃酸及減少逆流情形,因此除了藉助藥物外,生活習慣也很重要。睡前不進食以免胃酸增加。睡覺時把頭墊高可減少逆流,減肥可減低逆流現象,此外增加腹壓的動作也應予避免。<ref name="高醫醫訊">{{cite web |url=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911/4597.htm | title= 淺談逆流性食道炎 | language=zh | date=2002-11-01 | publisher=高醫醫訊 | author=王文明 副教授 | accessdate=2020-04-26}}</ref>==食道炎的症狀==*食道炎的症狀:**1.化膿性食道炎:食道粘膜破損,化膿性細菌侵入食道粘膜引發化膿性炎症,常伴有頸部疼痛、咽痛,少數會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寒戰、發熱等症狀。**2.真菌性食道炎:真菌性食道炎臨床症狀不明顯,有時或沒有症狀,常表現位吞咽疼痛、吞咽困難、上腹不適或有燒灼感。**3.病毒性食道炎:病毒性食道炎,常伴有鼻唇部皰疹,表現為吞咽疼痛,吞咽食物食道下行緩慢。**4.放射性食道炎:由放射線引起的食道損傷,一般症狀比較輕,嚴重的症狀會出現胸部劇痛、發熱、嗆咳、呼吸困難、嘔吐等。**5.表層脫落性食道炎:也叫做特發性食道粘膜剝脫症,患者會突然感到上腹隱約不適,常會出現輕度下咽困難或噯氣。喝熱飲或熱酒時咽喉部有灼燒感或吐血。**6.急性腐蝕性食道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為
食道炎其症狀主要是以吞嚥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後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黏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
  食道炎主要靠內視鏡切片來確定診斷,例如愛滋病患者容易發生的結核性或念珠菌性食道炎等。我們可運用偵測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及24小時酸鹼度來證實胃酸逆流的情形,而胃食道閃爍描繪(scintiscan)也可測得胃-食道逆流。感染性的食道炎常是發生於免疫力低下之患者,如癌症、愛滋病或服用類固醇之患者,因此在針對病 菌治療時也需同時考慮原始疾病之狀況。逆流性食道炎治療主要是中和胃酸及減少逆流情形,因此除了藉助藥物外,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太刺激性、太油膩及酸性飲料均可加重症狀,抽菸、喝酒也會使逆流增加,睡前不進食以免胃酸增加。睡覺時把頭墊高可減少逆流,減肥可減低逆流現象,此外增加腹壓的動作也應予避免。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6e24nl.html*在飲食方面包括抽菸、喝酒、含亞硝胺之食物、發霉的食物、熱茶、缺乏蔬果、礦物質、維生素等,食道本身的疾患如人類乳頭瘤病毒、食道化學灼傷、食道失弛症、巴瑞氏食道、跰胝症、頭頸部腫瘤等。*嚼食檳榔是否與食道癌有關,目前也正在研究中。*先前的一次統計結果發現,男性與女性比為9比1,發生年齡以50到60歲居多,發生的部位以食道中下段居多,幾乎都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佔少數,其比為9比1。**早期食道癌非常少,可見早期發現不容易。<ref name="高醫醫訊">{{cite web |url=http原文網址:https://www.kmuh.orgkknews.twcc/wwwhealth/kmcj/data/9112/6z6e24nl.htm | title= 你有吞嚥的困難嗎?食道癌簡介 | language=zh | date=2002-12-01 | publisher=高醫醫訊 | author=王文明 副教授 | accessdate=2020-04-26}}</ref>==食道癌的症狀與食道癌分類==*食道癌在初期是無症狀的,只有在腫瘤大小已經佔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這是食道癌被發現的主要症狀之一。*體重減輕及貧血也是常見的症狀*食道癌引起的吞嚥困難是漸進性的,剛開始時只對於固體食物不易吞嚥,而後逐漸連喝液體食物也有困難,這也是特徵之一。*而當食道腫瘤產生潰瘍時病人就會有吞嚥疼痛的症狀。*食道癌通常在晚期才會出現症狀,也較難治療。*有以下症狀不代表一定罹患癌症,但仍須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發生吞嚥困難時,建議及早尋求醫師診治。**吞嚥困難(吞嚥時有哽咽感);喉嚨卡卡(乾乾卡卡);咳嗽、常清痰;胸痛(胸部中央有壓力或燒灼感);體重減輕(吞嚥困難少食,胃口減低);聲音沙啞;久咳;嘔吐;打嗝;骨骼疼痛;食道出血。===食道癌分類===*腺癌:以歐美國家為主,常發生於中年、過重的白人男性,食道腺癌常見於食道下段與胃的上段。html*鱗狀細胞癌:食道內的鱗狀上皮細胞失去控制、異常生長所造成的癌症,與吸菸、過量飲酒有強烈相關。發生在台灣、日本等東亞國家的食道癌,90%以上為鱗狀細胞癌。<ref name="早安健康">{{cite web |url=https://www.edh.tw/article/19142 | title= 食道癌3症狀是早期信號!研究:柑橘降23%食道癌風險 | language=zh | date=2019-04-01 | publisher=早安健康 | author=高鈺玫 | accessdate=2020-04-26}}</ref>
==食道的其他疾病==
*其他食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道被化學灼傷、逆流性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症、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張症、食道灼傷狹窄以及放射線照射食道,皆可能會誘發食道癌。
*飲食習慣:長期食用高溫或太燙的食物、醃燻燒烤的食物及醃漬食物,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之風險。發霉的食物也可能會導致食道癌的發生。
*環境因素:飲水及食物中含有過量的「亞硝基胺」是高度導致食道癌的物質。<ref name="聯合線上">{{cite web |url=https://health.udn.com/disease/sole/63983| title= 食道癌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聯合線上 | author=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 | accessdate=2020-04-26}}</ref>
===預防與治療===
*不抽菸、不吃檳榔、飲酒勿過量。
*不要吃高溫或太燙的食物、少吃煙燻燒烤類食物、少吃醃漬食物、少吃發霉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服用維生素C以減少胃內「亞硝基胺」的形成。
*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
*積極治療可能會誘發食道癌的上消化道疾病,例如:胃酸逆流、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張症、食道灼傷狹窄等,做好疾病控制。
==参考來源==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