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胃食道逆流

增加 1,6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縮寫:GERD),或稱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時加上十二指腸液)長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進入食道甚至口腔,臨床症狀包含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等,引起火燒心(灼熱感)、反胃、胸骨後疼痛、慢性咳嗽、牙齒受損等,併發症包含食道炎、食道狹窄和巴雷斯特食道症。
*其危險因子包含肥胖、懷孕、抽菸、食管裂孔疝和特定藥物, 包含 抗組織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抗抑鬱藥和安眠藥。
**其致病機轉是 下食道括約肌 (胃和食道之間交界)無力。 診斷工具包含胃鏡、上消化道攝影、食道酸鹼值監測和食道動力檢查。==胃食道逆流原因==*胃與食道交界處有一肌肉結構為「下食道括約肌」,若下食道括約肌不正常的開啟時,胃的內容物就會倒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或呼吸道等部位。*藥物因素:一些慢性病常使用的藥物可能降低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例如:抗副交感神經製劑、鈣離子拮抗劑、鎮靜劑、黃體素、氣喘藥、高血壓藥物等。*食物因素: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茶、咖啡、酸的水果、洋蔥、辛辣食物等)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酸逆流入食道內。飲酒過量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肥胖:體重過重者,會壓迫胃和食道,使下食道括約肌鬆開,造成胃酸逆流入食道內。*其他較常見的原因,有食道疝氣、懷孕、氣喘、糖尿病患者,或是消化性潰瘍患者,較易罹患胃食道逆流。<ref name="聯合線上">{{cite web |url=https://health.udn.com/disease/sole/262 | title= 胃食道逆流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聯合線上 | author=鄭乃源醫師 | accessdate=2020-04-27}}</ref>===好發族群===*45~60歲的人。肥胖者。消化性潰瘍患者。懷孕的婦女。長期酗酒者。精神、工作壓力大者。==胃食道逆流症狀==*溢酸.打嗝.噁心.胸痛.胸部灼熱感.心口灼熱感.胸悶.嘔酸水.咳嗽.腹脹.咽喉痛.聲音沙啞.喉部異物感.呼吸困難.氣喘.口臭.耳痛==参考來源=={{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415 西醫學]]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