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药槟榔

移除 9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野鸡冠花三药槟榔</big> '''
|-
| [[File:11092781 181540426000 2.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24.nipic.com/20121101/11092781_181540426000_2.jpg 原圖鏈接][http://www.nipic.com/show/1/44/7044341k71d478af.html 野鸡冠花三药槟榔]]]
|-
| align= light|
亚纲
槟榔亚纲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印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 中国台湾、广东、云南等有栽培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属
槟榔属
 二名法
Areca triandra
 中文学名
三药槟榔
 科
棕榈科
 别称
三雄芯槟榔
 拉丁学名
Areca triandra Roxb.
 种
三药槟榔
 目
初生目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
''' 三药槟榔 ''' 为棕榈科,槟榔属,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各地有引种栽培。丛生常绿小乔木。间以灰白色环斑,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管。雌雄同株,单性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石色。既是庭园、别墅 [[ 绿化美化 ]] 的珍贵树种,更是会议室、展厅、宾馆、酒店等豪华建筑物厅堂装饰的主要观叶植物。种属概述编辑
=='''形态特点'''==    槟榔科(棕榈科)槟榔属 丛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米,径粗5-15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 产于印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等亚洲热带地区 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 中国台湾、广东、云南等省区 羽状复叶,长可达2米,侧生羽叶 栽培 时和顶生叶合生 喜高温、湿润的环境 肉穗花序长30-40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 耐阴性很强 基部为[[雌花]]。果实橄榄形 无论是幼苗 熟时橙色 成树都应在树阴下栽培 赭 红色 抗寒性比较弱 干具环状叶痕,光滑似竹,绿色 但全随着树的成 叶有裂片12-19对,裂片近 而不断提高。4年龄植株通常高1.5方形,顶端斜渐尖,主脉2-2米 3条,于叶面突起,叶轴绿色 能忍受4°C的低温。晚秋应避开北风的侵袭 紧包着茎干 宜放在南向的地方 其上有散生、紫红色鳞粃
茎丛生,高3-4米,直径2.5-4厘米,具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羽状全裂,长1米或更长,约17对羽片,顶端一对合生,叶柄长10厘米或更长。佛焰苞1个,革质,开花后脱落。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分枝曲折]],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果实卵状纺锤形,熟时由黄色变为深红色。种子椭圆形至倒卵球形。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米,径粗5-15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羽状复叶,长可达2米,侧生羽叶有时与顶生叶合生。肉穗花序长30-40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基部为雌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红色]]。喜高温、湿润的环境,耐阴性很强,不论是幼苗或成龄树都应在林阴下培植。[[抗寒力]]虽然比较弱,但随苗木的成长,能不断提高抗寒能力。4年龄植株通常高达1.5~2米,能忍受4℃的低温。晚秋应避开北风侵袭,宜放在南向的地方。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成龄苗稍耐轻霜。能自播繁殖。
3科学 =='''产地 类编辑布'''== 三药槟榔(学名:Areca triandra)为棕榈科槟榔属的植物。分布 原产 于印度 、台湾岛 、马来 半岛、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云南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西亚
界: =='''生态习性'''== 植物界 Plantae喜温暖、湿润和背风、[[半荫蔽]]的环境。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
门: =='''光合特性'''== 被子 三药槟榔为热带观叶 植物 门 Magnoliophyta材料,研究其光合特性以及夏季温室不完全遮荫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温室内三药槟榔光合作用饱和有效辐射在200~300μmol·m-2·s-1之间,光合作用最适叶温在25℃左右,温室遮荫后的日均光合有效辐射比遮荫前降低了55%,[[平均气温]]和叶温降低3~4℃,遮荫前的强光高温下,三药槟榔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初始荧光(Fo)明显上升,不完全遮荫措施使光抑制现象消失,Fo没有明显上升,对日均光合速率影响也较小(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对三药槟榔的生长有利。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棕榈目 Arecales  科: 棕榈科 Palmae   属: 槟榔属 Areca  种: 三药槟榔 A. triandra 4产地分布编辑  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 5生态习性编辑  喜温暖、湿润和背风、半荫蔽的环境。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 6形态特征编辑   丛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米,径粗5-15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羽状复叶,长可达2米,侧生羽叶有时和顶生叶合生。肉穗花序长30-40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基部为雌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 红色。干具环状叶痕,光滑似竹,绿色,叶有裂片12-19对,裂片近长方形,顶端斜渐尖,主脉2-3条,于叶面突起,叶轴绿色,紧包着茎干,其上有散生、紫红色鳞粃。 茎丛生,高3-4米,直径2.5-4厘米,具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羽状全裂,长1米或更长,约17对羽片,顶端一对合生,叶柄长10厘米或更长。佛焰苞1个,革质,开花后脱落。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分枝曲折,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果实卵状纺锤形,熟时由黄色变为深红色。种子椭圆形至倒卵球形。生型常绿小乔木,株高4-7米,径粗5-15厘米,绿色,间以灰白色环纹,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冠。羽状复叶,长可达2米,侧生羽叶有时与顶生叶合生。肉穗花序长30-40厘米,多分枝,顶端为雄花,有香气,基部为雌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红色。喜高温、湿润的环境,耐阴性很强,不论是幼苗或成龄树都应在林阴下培植。抗寒力虽然比较弱,但随苗木的成长,能不断提高抗寒能力。4年龄植株通常高达1.5~2米,能忍受4℃的低温。晚秋应避开北风侵袭,宜放在南向的地方。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小苗期易受冻害,成龄苗稍耐轻霜。能自播繁殖。 7光合特性编辑  三药槟榔为热带观叶植物材料,研究其光合特性以及夏季温室不完全遮荫的影响。  结果表明:夏季温室内三药槟榔光合作用饱和有效辐射在200~300μmol·m-2·s-1之间,光合作用最适叶温在25℃左右,温室遮荫后的日均光合有效辐射比遮荫前降低了55%,平均气温和叶温降低3~4℃,遮荫前的强光高温下,三药槟榔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初始荧光(Fo)明显上升,不完全遮荫措施使光抑制现象消失,Fo没有明显上升,对日均光合速率影响也较小(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对三药槟榔的生长有利。 8 ==''' 药理作用 编辑'''==    ①驱虫作用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  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 [[ 槟榔 ]] 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煎剂和水浸剂对 [[ 流感病毒 ]] 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三药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
由于增加畅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 [[ 骨骼肌 ]] 、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
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④其他作用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
已证明 [[ 槟榔 ]] 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食欲增进,牙齿易动摇,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 [[ 槟榔碱 ]] 的作用有关  9化学成份编辑  槟榔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及槟榔红色素
=='''化学成份'''==
槟榔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及槟榔红色素。
生物碱主为槟榔碱,含量0.1~0.5%;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生槟榔含生物碱量比制品为高。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
槟榔含脂肪油14%, [[ 槟榔油 ]] 的组成脂肪酸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榈酸12.7%:,硬脂酸1.6%,癸酸0.3%,油酸6.2%,亚油酸5.4%,十二碳烯酸0.3%,十四碳烯酸7.2%  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过10%,槟榔成熟则非蛋白氮含量减少
10栽培繁殖编辑   繁殖方法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过10%,[[槟榔]]成熟则非蛋白氮含量减少。
=='''栽培繁殖'''==繁殖方法    繁殖采用播种或分株法。新鲜种子发芽率高,采下的种子最好立即播种。由于果壳较厚而坚硬,播前应先混湿砂催芽,待芽显露后再点播于苗床。当幼苗高10--15cm时,可在气温20℃以上时进行移植,4年后可上盆或栽种于景区或庭园。
分株宜在4~6月,日平均气温25℃以上时进行。[[幼苗]]用小盆栽培,2~3m高的植株应选用较大容器。在定植的1~2个月内,每天需早晚浇水并喷洒叶片,新叶抽出后可逐步减少浇水次数。若要入秋后移植,最好能提早进行环沟截根,一个月后再移,这样更易成活。
[[栽培管理]] 分株宜在4~6月 三药槟榔根须稍具肉质,栽培土可用4份腐叶土、3份林下酸性土、3份砂壤土混合配制 日平均气温25℃以 进行 再加入腐熟畜禽粪和锯末充分拌匀 幼苗用小 栽培,2~3m高的 植株 应选用较大容器。在定植的1~2个月内 宜置于林荫下培育 每天需早晚 除经常 浇水 外,还经常给叶面 水。以免蒸腾失水,不致造成 叶片 萎蔫下垂或落叶。约1-2个月 新叶 待根部恢复正常吸水开始 抽出 新芽 逐步减少 移置室内培育或观赏。无论是何种龄级的苗木,都应经常 浇水 次数 ,以免叶片枯黄 若要入 后移 宜放在向阳处,避免寒风侵袭和发生冻害。生长期内应定期施以腐熟的豆饼肥,以保证 株旺盛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同时每半个月浇一次0.2%的复合液肥 最好能提早 以促 行环沟截 茎处不断萌发蘖芽 一个月后再移 扩大丛生株体 这样更易成活 提高观赏效果
=='''应用价值'''== 栽培管理形似翠竹,气势宏伟,姿态优雅,具浓厚的热带风光气息,是优良的[[景观树种]]和不可多得的观叶植物。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既是庭园、别墅绿化美化的珍贵树种,更是会议室、展厅、宾馆、酒店等豪华建筑物厅堂装饰的主要观叶植物。
  三药槟榔根须稍具肉质,栽培土可用4份腐叶土、3份林下酸性土、3份砂壤土混合配制,上盆时再加入腐熟畜禽粪和锯末充分拌匀。上盆植株宜置于林荫下培育,除经常浇水外,还经常给叶面喷水。以免蒸腾失水,不致造成叶片萎蔫下垂或落叶。约1-2个月,待根部恢复正常吸水开始抽出新芽后,可移置室内培育或观赏。无论是何种龄级的苗木,都应经常浇水,以免叶片枯黄。晚秋宜放在向阳处,避免寒风侵袭和发生冻害。生长期内应定期施以腐熟的豆饼肥,以保证植株旺盛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同时每半个月浇一次0.2%的复合液肥,以促进根茎处不断萌发蘖芽,扩大丛生株体,提高观赏效果。 11应用价值编辑  形似翠竹,气势宏伟,姿态优雅,具浓厚的热带风光气息,是优良的景观树种和不可多得的观叶植物。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既是庭园、别墅绿化美化的珍贵树种,更是会议室、展厅、宾馆、酒店等豪华建筑物厅堂装饰的主要观叶植物。 12 ==''' 养护要点 编辑'''==
一、温度和光照
     三药槟榔性喜阳光,最适宜在22℃-28℃的环境中生长。因此,整个生长期除炎夏适当遮阴外,都要满足其充足的光照。 
二、水分和肥料
    [[ 三药槟榔 ]] 性耐干旱,生长期浇水,应见干见湿,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应减少浇水。但夏季高温时节,水量不可缺少,除早晨浇足水外,傍晚还须观察盆土,若干即要补充水分,中午高温时,还须向三药槟榔枝叶及地面喷些水,以起到防暑降温作用。三药槟榔生长期,月施液肥1次-2次,肥料以磷钾为主,肥水比例20%-30%,若保持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片,其花开得最艳。冬季停止施肥。 
三、病害
[[三药槟榔]]主要有吹绵介和溃疡病害。吹绵介主要寄生于[[三药槟榔]]的花丛,可用氧化乐果2000倍杀灭,10分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喷药部,以免茎叶溃烂。
园林用途:
它形似翠竹,姿态优雅,宜布置庭院或分盆栽;[[树形美丽]],宜丛植点缀于草地上。缺点不甚耐寒。
  三药槟榔主要有吹绵介和溃疡病害。吹绵介主要寄生于三药槟榔的花丛,可用氧化乐果2000倍杀灭,10分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喷药部,以免茎叶溃烂。 13园林用途编辑  它形似翠竹,姿态优雅,宜布置庭院或分盆栽;树形美丽,宜丛植点缀于草地上。缺点不甚耐寒。 = ''' 参考消息'''==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18,6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