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笃义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叶笃义(1912年-2004年),[[安徽]]安庆人;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党员。
1912年1月出生于[[天津]],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93年加入 [[ 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法律出版社社长,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办公厅主任、第六届中央副主席;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基本信息
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叶笃义的命运又一次陷入了悲惨境地。
叶笃义与张东荪关系密切,而那时张东荪已经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特务"了,他又是司徒雷登所赏识的学生,而那时 [[ 司徒雷登 ]] 则被视为美国在[[中国]]的"特务头子"。这样复杂的关系,使他在1968年4月就被民盟中央的造反派实行"革命专政",被拘留审查,要他交代与这些特务的关系,硬要他承认自己是美国特务。
在拘留期间,审完了他以后,又要他交代同别人的"特务关系"。后来得知,当时审查重点,是要他交代同徐冰(文革前,徐是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的"特务关系"。他也因此被关进秦城监狱。
前言
记得很清楚,六十年前,当我完成被 [[ 燕京大学 ]] 列为优秀毕业生论文的《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试论国际组织的发展》)时,曾兴奋地舒了口气,少年心胜,踌躇满志;三十年前,在我译完《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时,也舒了口气,摘掉右派帽子不久的我产生了某种立功赎罪的安慰;以后"文革"中每每写完检查交代后,更不时长吁一声,期望幸免过关。现在当我写完手稿时,又不觉舒了口气,似乎人生与我着实可以画上个句号了。不料,手稿很快受到儿女们的批评,他们抱怨道:"你这十几万字的回忆倒像是反右和'文革'时的检查,现在写出来是让今天的读者同情你违心的低头认罪,还是批判你的软弱可欺?"家人的非议,特别是"违心"二字引起我的深思。
我自幼聪慧好学,一直受到长辈和老师的钟爱,以后进大学,入社会,参加反日反蒋直到解放初期,尽管也经受了不少艰难困苦,却总以自己是社会的革新者而自豪。然而自反右后,一次次政治运动,大会揭、小会攻、同志批、亲友帮,我开始将以前引以为荣的自己打得粉碎:你,叶笃义,生在反动家庭,受的反动教育,交的反动朋友,追求的反动路线,你不反动,更有何人?说来可笑,反右、"文革"时,自己写过的检查千千万,绝大多数被批为假的、违心的,今天,当"文革"被彻底否定时,我倒要开诚布公地说,当时我确实从"灵魂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反动"。
3,7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