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廉·沃尔特·弗里德里希·肯普夫

增加 14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平==
肯普夫在1895 年出生在勃兰登堡,父亲是皇家音乐总监兼圣尼可拉教堂的管风琴家,他的祖父也是个管风琴家,兄弟后来成为一所教堂的音乐总监。肯普夫由父亲启蒙学习[[钢琴]],九岁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分别师从巴特(Karl Heinrich Barth)与卡恩(Robert Kahn)学习钢琴和作曲,1916年在个人第一场演出中同时演奏钢琴与管风琴,1917年以钢琴演奏与作曲得到柏林市颁发的门德尔松奖,包括贝多芬《汉马克拉维奏鸣曲》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g0NDM3MDQyOA==.html 贝多芬第29号钢琴奏鸣曲-汉马克拉维-第3乐章],优酷,2017-06-23</ref> 和布拉姆斯《帕格尼尼变奏曲》,迅速在欧洲等地驰名,1918年首度与柏林爱乐合作,1924年到29年出任德国斯图嘉特音乐学校校长。1936 年至 1979 年间,他在日本举办了10场演奏会,1951年和1964年分别在[[伦敦]]和[[纽约]]第一次亮相,1981 年最后一次在巴黎公开演出,后因健康问题(帕金森氏症)退休。95岁去世于波西塔诺,留下5个孩子。
在演奏生涯最后几年里,肯普夫的曲目多以德国古典与浪漫派作品为重心,特别是[[贝多芬]]的作品。除了独奏,肯普夫也从事教学、创作与室内乐演出,曼纽因、亨利克·谢林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都是他的搭档。1931年到41年间,肯普夫与[[费雪]]等人在波茨坦的暑期高级班里担任[[教授]],战后还曾经主持过贝多芬钢琴作品讲座,因此许多后辈杰出[[钢琴家]]都接受过肯普夫的指导。
247,60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