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施耐庵

增加 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施耐庵.jpg | thumb | 300px | 施耐庵 <br> [http://www.newsancai.com/b5/traditional/people-2/2009/04/30/28170-中国十大名著作者之-施耐庵图 原圖鏈接] ]]
'''施耐庵''' ([[1296 (1296 ]]-[[1370 -1370 ]] ),名彦端,元末明初[[小說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出生於[[江蘇]][[興化]]。<ref name=“新三才">{{cite web |url=http://www.newsancai.com/b5/traditional/people-2/2009/04/30/28170-中国十大名著作者之-施耐庵图 | title= 中國十大名著作者之—-施耐庵 | language=zh | date=2009-04-30  | publisher=新三才| author=林方 | accessdate=2019-08-14}}</ref>
關於他的生平資料正確性有所爭議,也有查無此人之說。主要是水滸傳一書作者素有爭議,有一考為該書根本非施耐庵所寫,而是[[羅貫中]]所寫。
==生平==
施耐庵(1296—約1370),名子安,興化(今屬江蘇)人。元末明初小說家,古典名著《水滸傳》的作者。相傳在元朝至順年間考中 [[ 進士 ]] ,到錢塘做過兩年官。因為在官場內不順心,棄官而去,遷居到興化白駒鎮(一說退居蘇州),閉門著書。傳說施耐庵曾參加過元朝末年張士誠的起義。張士誠被 [[ 朱元璋 ]] 擊敗後,他就回到鄉里從事著作。明初皇帝召他進京做官,他堅決不去。<ref name=“新三才"/> 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ref name="古詩文網">[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1858f0d1e0e7.aspx  施耐庵], 古诗文网,</ref>
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ref name="古詩文網">[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1858f0d1e0e7.aspx  施耐庵], 古诗文网,</ref>
===在兴化隐居写《[[水浒传]]》===
 
《水滸傳》是歷代民間藝人集體創作的結晶,最後由施耐庵整理完成。作為《水滸傳》的編撰者,施耐庵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吸收和改造了民間傳說與前人的創作,從總體上提高了水滸題材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水準。<ref name=“中國文化">{{cite web |url=https://www.chiculture.net/index.php?file=topic_description&old_id=0418 | title= 燦爛的中國文明/《水滸傳》 | language=zh | date=2016-03-28  | publisher=中國文化研究院|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4}}</ref>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此隱居寫《水滸傳》。據民間口碑, [[ 張士誠 ]] 起兵反元,在平江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後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
施耐庵將大弟彥明留在 [[ 蘇州 ]] 原籍,帶了續娶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門人 [[ 羅貫中 ]] ,冒著烽煙,渡江北上,先在興化顧逖家中暫住,而後由 [[ 顧逖 ]] 相助,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濱白駒場購置了田地房產,在這裡隱居寫作著書《水滸》,施耐庵結識了許多農夫和鹽民,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故事,成了他創作的素材,經過再創造,以驚人的藝術才能,將以宋江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豪俠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但是施耐庵還沒寫完《水滸》就病死了,接下來就由得意徒弟羅貫中來寫,羅貫不僅補全了《水滸傳》,還寫了《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以及《三國演義》。<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va5ln84.html | title= 只因為施耐庵做錯了一件事,直到如今他的後人還在為此贖罪 | language=zh | date=2017-06-20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4}}</ref>
98,2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