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

增加 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jpg|260px|缩略图|右|<big>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勃拉姆斯)</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3/d80f5caf060f4741acf818b26490c66d.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18386809_72200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e 《'''e 小调第四号交响曲 ''' 》(作品编号 98)是 [[ 作曲家 ]] 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 [[ 勃拉姆斯 ]] 在完成第三号交响曲之后的一年1884年开始谱写此曲,并完成 于 1885 于1885 年。
==乐曲概述==
1884 [[ 秋天 ]]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已完成了一半,他计划这部 [[ 交响曲 ]] 的内容比前三部交响曲大不相同,因此,去邀请了许多人来指教,竟然没有几个人能指出什么来。这时已到了勃拉姆斯创作的晚期,他已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把握来驾驭大型乐队了,但他还是希望在伟大的前辈们中找到直接联系,渴望有人理解他的创作。
在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的前些时候,他读过 [[ 古希腊 ]] 悲剧 [[ 诗人 ]] 索福克勒斯的著名 [[ 悲剧 ]] 《俄狄浦斯王》,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使他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时在音乐中不知不觉就反应出了悲剧中那种悲痛而恐怖的情绪。好友封·彪罗热情地参与了他的创作,同他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讨,特别是以管弦乐队来视奏,给勃拉姆斯写作和修改这部交响曲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第四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是在1884 [[ 夏天 ]] 完成的,他在麦尼坚公爵的支持下慎重地开了一个小型的演奏会(可称视奏会),麦尼坚公爵提了不少的好建议,他也认真地作了修改,之后又在麦尼坚公爵的指导下演奏了一次。《第四交响曲》的后两个乐章完成于1885 年夏天,几经推敲,终于最后定稿。1885 年10 月12 日,勃拉姆斯亲自 [[ 指挥 ]] 了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他的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乐曲特点==
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写的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其实在勃拉姆斯所有的 [[ 音乐 ]] 创作中,伤感的情绪随处可见,但在这部作品中,伤感成了主宰一切的情绪,它渗透于作品的每一纤维中。
该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 [[ 性格 ]] 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该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 [[ 作品 ]] 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该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该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该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彩。
这是一幅宏伟的秋天图画,开始的主题沉长而复杂,就 连19 连[[19 世纪 ]] 后半期的作曲家也会望尘莫及。中间两个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的过渡,作品中有浪漫主义的倾向,有勇猛奔放的谐谑曲,末乐章还把我们带入一个 [[ 巴洛 克]] 时期的 [[ 艺术 ]] 殿堂。这是勃拉姆斯深思熟虑的产物。
==乐曲分析==
第一乐章是勃拉姆斯创作里面最为热烈及 [[ 戏剧 ]] 性。第二乐章是有着安魂曲的气氛,采用了弗里吉亚调式。第三乐章C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是最后完成的乐章,乐器配置采用了三角铃。终章是其中少有取自 [[ 帕萨卡利亚 ]] 舞曲的例子,帕萨卡利亚舞曲与夏康舞曲类似,但和声有更多变化。在乐章重复的主题部分,勃拉姆斯采用巴赫清唱剧第150号的第7曲夏康舞曲作为此乐章的终结。这首交响曲有来自很多的取材,其中最显著的部分是 [[ 贝多芬 ]] 的作品。此首交响的灵感可能是来自勃拉姆斯当时正在阅读的古希腊 [[ 剧作家 ]]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1]
== 首演== 此首作品于1885年10月25日在迈宁根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大 [[ 指挥家 ]] 冯·彪罗打 [[ 大鼓 ]] ,理查德·施特劳斯则担任三角铁[来源请求] 。首演时出乎勃拉姆斯与友人们的意料之外,每演奏完一个乐章,就引起长久的鼓掌,第三乐章甚至当场重演一次;全曲结束后,应当时迈宁根公爵的要求,又重新演奏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
58,6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