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維也納國立歌劇院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enter><img src="https://img.rainieis.tw/pixnet/abd4cc8eb8a848792e639f9996d68969.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維也納 Vienna】國家歌劇院 Wiener Staatsoper <br>三歐元體驗一場世界級音樂盛宴<br>[https://rainieis.tw/2016-07-27-565/ 圖片來自 披著虎皮的貓] </small><br>
|}
</div>
[[羅馬]]式宏偉建築。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企業,稱國家[[歌劇院]]。之所以稱國家歌劇院,一是因為它是[[奧地利]]珍貴的[[文物]][[古跡]],二是政府的音樂部。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img src="https://0.share.photo.xuite.net/dieskau/106898b/10397513/478416706_m.jpg" width="250230"></center><small>愛樂人的歌劇聖殿~~維也納國家歌劇院<br>[https://blog.xuite.net/dieskau/twblog/126973705 圖片來自 珍珠鄉民愛樂人]</small>
|}
== 歷史發展 ==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原本的新[[浪漫主義]]風格建築備受批評,在1869年5月25日首次演出[[莫札特]]的歌劇『唐˙喬萬尼』(Don Giovanne)為揭幕曲,之後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空襲遭到破壞並燒毀,1955年修建完工成為[[文藝復興]]式古典的建築外觀,歌劇院內並有2200以上的座位,[[壁畫]]更以[[莫札特]]的[[魔笛]]<ref>[https://www.npac-weiwuying.org/programs/5cd7f707d0615b0006e404da 魔笛],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9-10-11</ref> 作為裝飾,開演當天以[[貝多芬]]的『費德里奧』(Fidelio)作為開幕曲,開啟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新生命,並成為提供世界第一的劇碼數量,其多樣性、[[音樂性]]、[[文化性]]都是其他[[歌劇院]]無可比擬的。
 == 歌剧院音乐总监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10px 20px; text-align:left"|<center><img src="https://0.share.photo.xuite.net/dieskau/10689f0/10397513/478315175_m.jpg" width="250230"></center><small>半圓壁上三幅分別代表芭蕾、 <br> 悲劇、及喜劇<br> 性歌劇主題的壁剴<br>[https://blog.xuite.net/dieskau/twblog/126973705- 圖片來自 珍珠鄉民愛樂人]</small>
|}
== 歌剧院音乐总监 ==
歌剧院现在的音乐总监是[[弗朗茲·威爾瑟-莫斯特]]。其他的指挥还包括[[汉斯·里赫特]](Hans Richter),[[魏因加特纳]](Felix Weingartner),[[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卡尔·伯姆]](Karl Böhm),[[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以及[[小泽征尔]](Seiji Ozawa)。
 
==歌剧院內部==
在建築物內部,寬闊的階梯旁佈置了[[大理石]]雕像。抬頭欣賞天花板上名為《好評與認可》的壯麗壁畫。一窺[[弗蘭茨•約瑟夫]]曾啜飲著茶並接見眾人的金碧輝煌茶室。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