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杰弗里·乔叟

增加 5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杰弗雷•乔叟
| 外文名 = Herta MüllerGeoffrey Chaucer
| 图像 =
[[File:杰弗雷•乔叟.jpg|有框|居中|杰弗雷•乔叟]]
| 知名作品 = 《坎特伯雷故事集》<br> 《公爵夫人之书》 <br> 《声誉之宫》 <br>
}}
'''<big> 杰弗雷·乔叟 </big>''', (Geoffrey Chaucer,1343年-1400年10月25日)是诗人、哲学家、炼金术士、天文学家,被称为英国文学之父,是中世纪公认为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也是首位葬在维斯特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Poet of Westminster Abbey)的诗人。杰弗雷·乔叟投身于为民服务的职业中,做过官员,侍臣和外交家。他创作了《公爵之书》(The Book of the Duchess)、《声誉之屋》(House of Fame)、《贤妇传奇》(Lengend of Good Wife)、《托爱乐斯与克莱西达》(Troilus and Criseyde )等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坎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杰弗雷·乔叟在促进和中世纪英语白话的正统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文学语言主要是法语和拉丁语。
中文名 杰弗雷·乔叟
代表作品 《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
== 人物生平==
母亲名叫阿格尼丝·德·科普顿,父亲约翰·乔奥是一位富裕的酒商。乔叟这个姓源于单词“Chaussier”(制鞋匠),暗示其祖先是鞋匠。1357年,杰弗里在13岁至17岁之间,任英王爱德华的儿子莱昂内尔亲王和亲王的夫人伊丽莎白的少年侍从。
1400年乔叟逝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Poet's Corner),他也是第一位葬于此的诗人。
3 == 创作经历==
乔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乔叟在他生活的最后十五年进行了《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的创作。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4 == 主要作品==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特洛伊罗斯与克丽西达》(Troilus and Criseyde)。
5 == 文学特点==
乔叟的叙述者的共同特点就是热衷于读书,同时又是爱情的局外人。他对爱情的了解并非来自亲身经历,而是来自大量的阅读。而乔叟本人作为诗人来讲,他写作的大多数作品,特别是梦幻诗,都取材于他的阅读,而非来源于生活。“权威”而非“经验”或现实是他的写作来源。这也是符合中世纪的文学传统的。中世纪的主流文学,无论是宗教文学还是宫廷文学,实质上都是远离现实生活,沉顶于人们头脑中设计的,并通过“权威”而为人们所认可的世界里。中世纪人生活艰难,战争、疾病、天灾、人祸无不威胁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要么寄望于宗教,要么沉迷于理想化、程式化的宫廷爱情和骑士精神,要么幻想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古典“黄金时代”。中世纪典型的文类如梦幻和寓意,都集中地反映了中世纪入游离于现实之外的心理倾向,也确实能够让诗人摆脱现实生活的范围,而自由地倘样于一个由“权威”构建的虚幻的世界。乔叟的主要作品对梦幻和书籍的倚重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中世纪作家的时代特性。
乔叟对古典文学和新文学兼收并蓄,他的作品使人联想起奥维德、维吉尔、李维、波伊提乌、彼特拉克、但丁和让·德·默恩这样一些作家。他曾将上述某些作家的作品译成当时流行的英语。由于印刷术尚未问世,书籍还很少,乔叟经常通过口头形式来接触掌握古代文学。他从其他作家的作品取己所需,以卓绝的叙述技巧进行再创作,使其成为不朽的篇章。他最大的特点便是幽默,乔叟的幽默生动活泼,或恬淡尔雅,或粗犷浓郁。
6 == 人物影响==
乔叟那个时代还没有印刷的书籍问世,英国各地之间又很少接触,因此各地区所说的英语之间差别颇大。再者,当时宫廷语言是法语,学术语言是拉丁语。乔叟是第一位使用英语创作的宫廷作家。他居住在伦敦,使用的自然是英国中部各郡的英语,而不是英国北部或南部方言。他的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