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天缺

增加 3,60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丁天缺'''({{bd|1916年||2013年|8月20日}})原名'''丁善庠''',江苏宜兴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ref nam…”
'''丁天缺'''({{bd|1916年||2013年|8月20日}})原名'''丁善庠''',[[江苏]][[宜兴]]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ref name=ifeng>[http://fashion.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8/22/28906317_0.shtml 丁天缺,凤凰网,2013年08月22日]</ref>

==生平==
1916年,丁天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乡绅世家。1935年,入[[杭州]]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学习,師從[[方幹民]]和[[吳大羽]]。1947年,丁天缺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担任绘画系主任[[吴大羽]]的助教,因[[吴大羽]]久居上海,所以丁天缺是实际上的代理主任。<ref name=ifeng/>

[[中华民国]]时期的现代绘画有两条主线,一是[[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二是[[吴大羽]]與[[方幹民]]等人提倡的以色彩为中心的印象派之后的形式主义。丁天缺属于后者,他认为色彩是现代绘画的中心。<ref name=ifeng/>

1951年,因为学英语而收听“[[美国之音]]”,丁天缺被人告发收听“敌台”,以反革命罪而被投入监狱2年。1958年,丁天缺再度被[[劳教]],并遭到抄家。1969年被戴上“反革命” 帽子,遣返原籍江苏宜兴,监督改造10年。<ref name=ifeng/>

在被关押期间,丁天缺翻译了《毕加索》。<ref name=sina/>丁天缺是第一个把[[毕加索]]介绍给中国人的印象派画家。<ref name=dtq>[http://news.163.com/10/0410/10/63TC1PH9000146BD.html 95岁画家丁天缺与爱人失散38年 重逢后迅速结婚,网易,2010-04-10]</ref>

1980年,始获得部分平反,随即返回[[浙江美术学院]],暂时担任《美术译丛》编辑。1983年,因“档案已毁、落实无据”,被迫离开该校。1985年,丁天缺获得彻底平反,遂到[[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研究现代美术。<ref name=ifeng/>

晚年,丁天缺先后应邀在[[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巴黎嘉德画廊(2002年)举办个人画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5年)、[[中国美术馆]](2006年)举办联展。2010年,丁天缺与夫人[[徐祖瑛]]的画展在杭州的[[唐云美术馆]]举办。<ref name=dtq/>

2013年8月20日,丁天缺在杭州的[[浙江省人民医院]]病逝,享年97岁。<ref name=sina>[http://collection.sina.com.cn/cjrw/20130821/0749124424.shtml 著名油画家丁天缺昨晚去世,新浪网,2013-08-21]</ref>

==作品==
丁天缺的绘画作品现存39幅,代表作有《剑门怀古》、《婉义小像》等等。<ref name=ifeng/>

丁天缺还有译著《毕加索》、《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等等。<ref name=ifeng/>

==家庭==
1948年,丁天缺与他的女学生徐祖瑛相爱,并为她画了一幅肖像画《黑边框的眼镜》(该画1950年代初遗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天缺两次被捕,徐祖瑛以为丁天缺已去世,便与他人结婚。此后38年,二人不通音讯。直到1988年,母校60周年校庆,两人终于重逢。当时徐祖瑛的丈夫早已去世。4个月之后,二人迅速结婚,当时丁天缺72岁,徐祖瑛62岁,这是丁天缺人生中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婚礼。1998年,二人结婚10周年之际,丁天缺再度为夫人画了一幅肖像画。<ref name=ifeng/>

台球选手[[丁俊晖]]是丁天缺的侄孙。<ref name=sina/>

==参考文献==
{{reflist}}

{{DEFAULTSORT:Ding丁}}
[[Category:丁姓|T]]
[[Category:宜兴人]]
[[Category:中國油畫家]]
[[Category:中华民国画家]]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
4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