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沮授

增加 6,08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沮授.jpg|缩略图]]{{Infobox person| 姓名 = 沮授 (三国群将)| 圖像 = [[File:沮授.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3.redocn.com/tupian/20141229/jushou_3710792.jpg 原图链接]]]}}沮授(?-200年), [[ 广平人 ]] ,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
曾为 [[ 冀州 ]] 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曾对韩馥提出良策,但不被采纳。
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但不采纳。在 [[ 袁绍 ]] 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1]
=人物生平=
献策韩馥
 
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沮授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袁绍领冀州,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曹袁兴师,许攸不乐审配领兵,沮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和,不图进取,遂使曹操抽身东击刘备。备战败来投,劝得袁绍出兵,先锋颜良被关羽所斩,沮授复劝杀备缓进,袁绍不听,更议报仇,沮授长叹而托疾不出议事。军至阳武,沮授又申前议,被袁绍以慢军之罪锁禁军中。官渡之战,沮授夜观天象,知乌巢屯粮又险,连夜求见,促速遣精兵巡哨,袁绍以其妄言惑众,更人监押。袁军战败,沮授急走不脱,为曹军所获,不降而盗马欲归,曹操怒而杀之。其子沮鹄守邯郸,被张辽所射杀。 [19]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 魏书六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2-10-27]
 
2. 《献帝纪》 :沮授,广平人,少有大志,多权略。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又为韩馥别驾,表拜骑都尉。袁绍得冀州,又辟焉。
 
3. 《后汉书》: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闻而谏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衣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4. 《后汉书》:绍遂领冀州牧,承制以馥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引沮授为别驾,因谓授曰:“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吾历世受宠,志竭力命,兴复汉室。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将何以匡济之乎?”
 
5. 《三国志》: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曰:‘此吾心也。’即表授为监军,奋武将军。
 
6. 《三国志》: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
 
7. 《九州春秋》:授谏辞曰:“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义。”绍曰:“孤欲令四儿各据一州,以观其能。”授出曰:“祸其始此乎!”
 
8. 《献帝传》:绍将南师,沮授、田丰谏曰:“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审配、郭图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授曰:“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曹氏迎天子安宫许都,今举兵南向,於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窃为公惧之!”图等曰:“武王伐纣,不曰不义,况兵加曹氏而云无名!且公师武臣(竭)力,将士愤怒,人思自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虑之失也。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亡也。监军之计,计在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绍从之。图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绍疑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9. 《献帝传》: 绍临发,沮授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夫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沮授其弟宗曰:“曹公士马不敌,君何惧焉!”授曰:“以曹兖州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公孙,众实疲弊,而将骄主忲,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扬雄有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今之谓也。”
 
10. 《三国志》: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
 
11. 《献帝传》 :绍将济河,沮授谏曰:“胜负变化,不可不详。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还迎不晚,设其有难,众弗可还。”绍弗从。授临济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遂以疾辞。绍恨之,乃省其所部兵属郭图。
 
12. 《三国志》: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
13. 《三国志》: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谋还袁氏,见杀。
 
14. 《献帝传》:授大呼曰:“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与之有旧,逆谓授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禽也!”授对曰:“冀州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见禽耳。”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太祖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15. 全唐文 .阅读网[引用日期2013-02-17]
 
16. 陈普诗集 .文献网[引用日期2013-08-18]
 
17. 《续后汉书》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2015-11-08]
 
18.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献帝建安四年》
 
19.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6-02]
 
20. 卢弼.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1. 何兹全·《三国史》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