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護城河

增加 3,6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護城河.jpg | thumb | 300px | 護城河 <br> [https://www.fool.hk/2020/01/07/投資必學:巴菲特也會用的護城河概念/ 原圖鏈接] ]]'''護城河''',亦作城壕或 [[ 城濠 ]] ,是古時由人工挖鑿,環繞整座城、 [[ 宮城 ]] [[ 寺院 ]] 等主要建築的河,具有 [[ 防禦 ]] 作用,可防止敵人或動物 [[ 入侵 ]]
*世界各國在古代已有開鑿護城河。
**在中國大陸北京的紫禁城、臺灣新竹古城、左營舊城、億載金城、日本的古城如松本城、江戶(今東京)的皇居、以至歐洲各國的城堡及皇宮等等地方都建有護城河。歐洲不少城堡在護城河上建有可升起的木橋,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敵人進入。
==古代護城河的功能==
*護城河的起源--護城河究竟為什麼會稱為護城河呢?這其間有什麼特殊含義呢?翻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有關護城河最早的記載來源於史前藤花落古城。這是史前時代龍山文化的一座城址。
**它巧妙地將城和池結合在了一起,加強了城市的安全係數。由此也衍生出了城池這個概念。古代城池是用於防禦和保護城內居民的,而護城河作為與它相連且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這其間地位尤為突出。而對於那些具有戰略意義和軍事地位的城池而言,護城河則多了一層身份,便是軍事防禦。
*護城河--顧名思義就是環繞著城牆,並且具有防禦作用的人工河流。
**《孫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將軍用兵最高的策略是運用謀略,最下等的策略是攻打城池。之所以將攻城看作是最下等的策略是因為攻城的代價極大。古代的城池大都占據地理優勢,易守難攻。
*攻城一方大約要有5倍甚至10倍之於守城方的兵力,才有可能成功攻下城池。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他帶兵攻打陳倉時,即使手握五萬兵馬,也對陳倉城束手無策。<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3y9grz.html | title= 古代攻打城池就需要數年,為何實現統一隻需數十年?其實原因簡單 | language=zh | date=2018-08-08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歷史旅客 | accessdate=2020-05-26}}</ref>
==巴菲特的護城河==
*1、無形資產--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和法定許可權。如果消費者僅僅因為品牌就願意購買或是支付更高的價錢,這就是經濟護城河存在的有力證明。
**“在評價無形資產時,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看它們到底能給企業創造多少價值,以及它們能持續多久。”
*2、轉換成本--“客戶從 A 公司產品轉向 B 公司產品省下的錢,低於進行轉換發生的花費,它們的差額就是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的最大收益者就是你的開戶銀行。其他從轉換成本中受益的行業還包括:軟體業中的企業數據庫、財務軟體,機械製造業的精細鑄件公司,...等。
*3、網路效應--“如果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隨客戶人數的增加而增加,那麼,企業就可以受益於網路效應。信用卡、在線拍賣和某些金融產品交易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網路的天性是 “以主導者為核心實現擴張”,因此網路效應的絕對本質意味著,不可能同時存在眾多的受益者,建立在網路基礎上的企業,更易於形成自然壟斷和寡頭壟斷,這就是網路效應成為極其強大的競爭優勢的根本原因。
*4、成本優勢--在價格決定客戶採購決策的行業裡,成本優勢至關重要。它來自四個面向:低成本的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眾不同的資源和相對較大的市場規模。。<ref name="Stockfeel. All">{{cite web |url=https://www.stockfeel.com.tw/巴菲特大戰馬斯克:「護城河」概念過時了嗎?/ | title= 巴菲特大戰馬斯克:「護城河」概念過時了嗎? | language=zh | date=2018-05-30 | publisher=Stockfeel. All | author=Passion啟航 | accessdate=2020-05-26}}</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