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秦会馆

增加 10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西秦会馆 ''' 位于中国 [[ 四川省 ]][[ 自贡市 ]] 自流井区解放路107号,为清代 [[ 乾隆 ]] 年间 [[ 陕西 ]] 籍商人所建的会馆,1959年起被辟为 [[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 ,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1980年7月7日,西秦会馆列为四川省重新确定公布的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 [[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背景==
明清换代之际,中国各地陷入动乱,四川也如宋元战争时那样首当其冲, [[ 人口 ]] 锐减, [[ 社会经济 ]] 受到巨大破坏。自 [[ 清朝 ]] 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廷实行移民入川政策,加之后来的轻赋政策,四川人口开始恢复并逐渐超越明朝。在川盐重振后,外省商人移民到四川自贡,其中陕西商人于康熙中期进入自贡盐场,他们先贩盐,后投资自贡盐场采盐。至乾隆年间,四川各盐场井灶已以陕西人为主,自贡超千米深的燊海井也是由陕西商人 [[ 投资 ]] 开凿。政府对盐业征收较低税收,以及 [[ 盐业 ]] 带来的巨大利润,促使雍正、乾隆时期陕西商人在自贡形成了一个大型资本集团。
[[ 雍正 ]] 年间,已在自贡地区形成人数众多的陕西商帮筹组了行帮组织“西秦大会”,以维护本籍人士的利益。该时期在自贡,修建会馆也蔚然成风,会馆是旅居异地的同乡联络感情、结义的场所,在当时的仙市镇,不到两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五座会馆。
==修建经过==
雍正十年(1732年)“西秦大会”与当地龙峰(凤)山龙峰井作坊之主李光华签订买地契约,买下龙峰山下、靠近釜溪河这块地修建同乡会馆。乾隆元年(1736年),西秦会馆动工,历时十六年,耗资五万两 [[ 白银 ]] [[ 道光 ]] 七年(1827年),因会馆年久失修,陕西籍盐商再次组织大会重修并扩建会馆,筹得白银四万余两,并聘川南著名 [[ 建筑师 ]] 杨学三负责设计修建,历时两年,形成现在的建筑风貌。
==建筑==
西秦会馆建筑平面呈矩形,为中国传统建筑格式,占地总 [[ 面积 ]] 约36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00平方米。建筑轴线分明,坐东南向西北方,四周由山墙、隔轩以及廊屋等次要建筑环绕。建筑 [[ 中轴线 ]] 上由外至内依次为武圣宫大门、献技诸楼、大丈夫抱厅、福海楼、抱厅、参天阁、中殿、正殿建筑。轴线两侧有外至里则是金镛和贲鼓阁、左右客廨、内院和神庖与内轩。
建筑正门的武圣宫大门与献技诸楼构成了独立的复合型建筑。武圣宫大门为四柱七楼牌坊式门,面宽约32米。其上为四层重檐 [[歇山顶| 歇山层顶 ]] ,由上至下依次加宽,在最上层正中制一束瓦制宝顶。献技诸楼四层高,屋顶由两层歇山式屋顶组成,由二十二根石柱和深枋支撑。献技诸楼层顶在正脊处加建了六角形状的盔顶,其中后两角与歇山式屋顶镶嵌。与武圣宫大门屋顶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11,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