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根湯

增加 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功效==
[[ 汪昂 ]] 的《醫方集解》 記載本方 中談到其主要 治效能為:「治太陽病,項背几几,無汗,惡風。亦治太陽陽 明合病,下利。」 本方於 臨床 應用上也 用在感冒、蓄膿症、神經痛等症狀。功能 發汗解表、升津舒脈。 本方 為外感無汗惡寒項背強急時的發汗劑,除了 主要 用於治療感冒外,也有應用在 治療 結腸炎與赤痢初起時 ,所引起 的發熱、惡寒 症狀 。<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林大楨 | title = 葛根湯的組成生藥| journal = 明通醫藥| year = 2017 | issue = 485 | pages = 6-11 }}</ref>
==方药分析==
1. === 君藥葛根===
葛根其性味甘平可食用,故藥用時量大而無憂。葛根為陽明引經藥,擅長疏散陽明經熱,又可生津潤燥、止渴除煩;胃屬陽明,胃氣不和,氣機上逆則為嘔吐,葛根調暢氣機,故能止嘔;風寒濕雜而為痺,痺則不通,不通則痛,葛根調暢經脈氣血,遂可通絡止痛;起陰氣,即指其能升發陽氣,和陽以助陰。
2. === 臣藥麻黃===
麻黃其味苦降逆、性溫發散,可助葛根升舉陽氣,通行經絡。麻黃長於發散風寒,擅治風寒侵襲所致頭痛,又可去邪熱,火鬱發之,以溫散熱;其病位在表,主治表證發熱惡寒;麻黃亦有通經絡、散瘀結之功效,故能破癥堅積聚。
3. === 佐使藥===
葛根湯的佐使之藥是完整的桂枝湯。 [[ 桂枝湯 ]] 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五味藥組成。共奏解肌發表、調和營衛、補益脾胃之效。方中以桂枝辛甘熱化陽,芍藥酸苦寒化陰,輔以生薑之發散,配合甘草、大棗的甘甜,辛散、甘補、酸
收合用,組成一個既可解表散寒發汗,又能調和營衛氣血、健脾理氣和胃的陰陽調和之方。<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黃珂敏| author2 = 王曉燕 |title = 葛根湯治療陽明經表證應用體會| journal = 亞太傳統醫藥| year = 2016 | issue = 19 | pages = 92-93 }}</ref>
==臨床應用==
1. === 呼吸道感染 :常用 === 本方加 銀花、連翹、貫眾、杏仁、桔梗、 黃芩、浙貝母。
2. === 胃腸炎 === 常用本方加白頭 翁、地丁、茯苓、內金、生山楂、 木香、黃連、馬齒莧等。
3. === 皮膚感染 === 本方加野菊花 、黃芩、紅花、川芎、大黃、白 癬皮、夏枯草、土茯苓等。
4. === 頸椎病 === 本方加羌活、黃 耆、薑黃、川芎、威靈仙、地龍、 仙鶴草、澤瀉、伸筋草等。
5. === 神經肌肉痛 === 本方加羌活 、獨活、赤芍、川芎、桃仁、黃耆、 制乳香、制沒藥、茯苓、冬瓜仁、 絡石藤、忍冬藤。
6. === 過敏性疾病 === 本方加當歸 、防風、苦參、地膚子、大黃、 牡丹皮、生地、七葉一枝花等。
7. === 糖尿病周身瘙癢 === 本方加 知母、玄參、黃耆、天冬、地骨 皮、防風、白鮮皮、穿破石、丹參、土茯苓等。
8. === 鼻炎 === 本方加柴胡、桂枝 、黃芩、細辛、辛夷、赤芍、枇 杷葉、杏仁等。
9. === 眩暈 === 本方加太子參、菖 蒲、遠志、澤瀉、香附、紅花、 黃精、黃耆、浙貝母、半夏、白 朮、天麻等。
<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吳沛田 | title = 葛根湯臨床應用加減| journal = 明通醫藥| year = 2018 | issue = 496 | pages = 15-16 }}</ref>
3,5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