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岛市博物馆

增加 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青岛市博物馆1.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jc.qdu.edu.cn/__local/B/51/11/9AE147BE5CC2F73161BF7CBAAAB_FDB8B656_4ECCC.jpg 原图链接][http://sjc.qdu.edu.cn/info/1256/2127.htm 来自 青岛大学 的图片]]]
''' 青岛市博物馆 ''' ,位于中国 [[ 青岛市 ]] 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南临青岛大剧院、北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全馆占地 [[ 积7 积]]7 万余平方米,总 [[ 建筑面 积2 积]]2 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 [[ 艺术 ]] 、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6月24日全面开放。
==景点简介==
青岛市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性博物馆。原位于山东省 [[ 青岛湾 ]] 的东岸大学路。1959年筹建,1965年建成。馆址原是青岛道院和世界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旧址。该馆 [[ 建筑物 ]] 由一座仿古 [[ 宫殿 ]] 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和一幢类似阿拉伯式楼房组成。总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陈列面积700多平方米。
==主要景点==
该馆馆藏 [[ 物24 物]]24 万余件,一级藏品150件,元、明、清以来著名的 [[ 书画 ]] 传世品4000多件。重要藏品有明 [[ 邢慈静 ]] 纸本白描菩萨卷和明成化斗彩海马天字罐、北魏石佛像、道藏 、宋钧窑乳钉洗等。
该馆基本陈列有《青岛史话》《古钱今说》《左臂丹青》《彩瓷聚珍》等。
青岛市博物馆旧馆1959年成立筹备处,1965年正式建馆。原馆址位于大学路7号30年代建成的红卐字会旧址,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随着青岛市 [[ 政治 ]] 、经济中心的东移,1997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迅速崛起的东部新城区投资建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新馆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整幢建筑造型庄重典雅,流畅的圆廊结构、蔚蓝色的屋面 [[ 设计 ]] 以及与之相呼应的宽敞的广场叠水喷泉、绿色草坪构成了一幅现代 [[ 都市 ]] 气势恢宏的建筑交响。2001年6月24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
1959年4月13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市地志博物馆”。
1959年10月8日,经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将“青岛市地志博物馆”改名为“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之前称为“青岛市博物馆筹备处”。
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地址位于大学路南端建 于20 于[[20 纪30 纪]]30 年代的红卍字会旧址。是一座集 [[ 历史 ]] [[ 艺术 ]] 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1995年2月2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发出通知,命名青岛市博物馆为“山东首批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1995年6月13日,青岛市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随着青岛市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和 [[ 社会主义 ]] 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青岛市政府做出决策,投资在欣欣向荣的东部新市区——崂山区梅岭路27号建造新的青岛市博物馆馆舍。
2000年9月30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试开放,基本陈列“青岛历史文明之光”开展。
2001年6月24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全面开放。《馆藏明清书画陈列》《馆藏古代碑刻拓片陈列》《馆藏近现代书画陈列》《馆藏历代货币陈列》《馆藏古代瓷器艺术陈列》《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馆藏国际交往礼品陈列》7个 [[ 文物 ]] 专题陈列同时展出。
2007年,为迎办29届奥帆赛,市委市 [[ 政府 ]] 确定投资,对青岛市博物馆内部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完善。改造后的青岛市博物馆陈列展览将充分体现其馆藏优势和地方特色,并以其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成为传承青岛地区人类 [[ 文明 ]] ,展现青岛城市 [[ 文化 ]] 底蕴,提供高雅文化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
==视频==
250,3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