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博物馆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历史
* 在[[巴黎]][[罗浮宫]],典藏了[[达文西]]所绘的[[蒙娜丽莎]]画作。
然而,这些“公共”博物馆,往往只让中上阶级得以进入。想要拿到门票可能很难。例如在伦敦,想要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游客必须以书面提出申请。即使到1800年,有可能必须等上两个星期才拿到门票。小型团体的游客只能逗留两个小时。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博物馆流行在週日下午开放(在这类设施中,唯一被允许这样做的),以便让其他阶级-- [[ 劳工 ]] 阶级,有机会「自我提升」。
第一个真正的公共博物馆是[[巴黎]][[罗浮宫]],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开设,这是历史上首次让各地与各种地位的人们,自由看到前法国王室的蒐藏。几个世纪以来,由法国君主蒐藏的美妙艺术珍藏,每十天对公众开放三天(在[[法国共和曆]],十天的计时单位用来取代星期)。国家艺术保护博物馆(''Conservatoire du muséum national des Arts'')被赋予职责,将罗浮宫组织成一座国立公共博物馆,以及国家博物馆系统的核心。
美国博物馆最终加入欧洲博物馆,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成为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的新知识生产中心。一段密集的博物馆建设时期,同时就知性与物质的意义而言,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实现了(这往往称为「博物馆时期」或「博物馆时代」)<ref name="vanDijke">Cite book| publisher = Uitgeverij WBOOKS|isbn = 9789462580848|pages= 14-38|last1 = van Dijke | first1 = Frouke|last2 = van der Meulen | first2 = Dik | title = Holland op z'n mooist|date =2015</ref>。
虽然美国的许多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和美术馆同样,都是意图聚焦于北美地区的科学发现和艺术发展,许多博物馆在某些方面仿效他们的欧洲同行(包括发展从 [[ 埃及 ]] [[ 希腊 ]] 、美索不达米亚和罗马的古典蒐藏)。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大学]]就已成为主要的创新研究中心。然而,时至今日,博物馆依然将新的知识贡献给他们的园地,并持续建立对于研究和展示皆有助益的蒐藏。
== 目的 ==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