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孔子改制考

增加 2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一部著作,共二十一卷,1897年出版。
康有为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讬古改制”的作品,假托于尧、舜之言论,康有为宣称:“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 <ref>[https://www.sohu.com/a/202299461_281788 康有为“托古改制” 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搜狐,2017-11-04</ref> 。”康有为因此提出变法要求。廖平认为《孔子改制考》是抄袭他的《知圣篇》。
==个人简介==
在千余言的序文中,有为提到“太平之治,大同乐”达八、九次之多,后人往往认为《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变法改制张本”的著作,却忽略了它同时也是一部张扬大同思想的宣言。在这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极力描写为一个力主改革的圣人,把大同思想说成是孔子教义的最高境界,只是由于“新歆遽出,伪左盛行,古文篡乱”,才使孔子地位降低,“公羊之学废,改制之义湮,三世之说微,太平之治,大同之乐,暗然不明,郁而不发。”
同时,为了宣扬大同思想,康有为对当时统治地位的朱熹思想也进行大胆的讥讽。他在序言中说朱熹“多言义而寡言人,知省身寡过而少极民患”,实际上是指责程朱理学只注重宣传纲常教义,束缚人们的手脚,禁锢人们的头脑,而不注意解决实际问题,把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为他们“蔽于据乱之说,而不知太平大同之义”。因此,认为朱熹的言论,实际是偏安之论,而康及其弟子就是要拨开云雾见日,使大同思想重现于世 <ref>[http://topics.gmw.cn/2011-06/30/content_2160224.htm 孔子改制考辛亥革命100周年],光明网, 2011-6-30</ref> 。 ==参考文献==
112,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