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斯旺水坝

增加 10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阿斯旺大坝.jpg|350px|缩略图|右|<big>阿斯旺大坝</big>[http://n.sinaimg.cn/sinacn/w1024h683/20180123/67cd-fyqwiqi5937375.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1608094690_5fd993e20010033zj.html?from=trave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 阿斯旺水坝 ''' ,分为阿斯旺低坝(又称阿斯旺旧坝、小阿斯旺坝)和阿斯旺高坝(又称阿斯旺大坝),阿斯旺是位于 [[ 埃及 ]] [[ 尼罗河 ]] 第一瀑布下的城市,两座大坝在此跨过尼罗河,由于旧坝的 [[ 设计 ]] 不足以控制洪水,兴建新的高坝来保护沿河居住的人口、农田及棉田。
==建设过程==
[[ 英国 ]] 人在1898年兴建了旧坝,于1902年完工,长1900米,高54米,属于中型重力坝,由于原设计的不足,旧坝已于1907-1912年和1929-1933年两次加高,但在1946年时 [[ 洪水 ]] 却几乎漫坝,使得人们决定在旧坝上游6.4千米处建造新坝,而非再次加高旧坝。
在埃及总统 [[ 纳赛尔 ]] 革命后,在1952年开始了新坝的设计,起初美国答应就此贷款2.7亿美元,但由于埃及希望进行 [[ 军事 ]] 现代化,但是西方国家拒绝售卖武器,于是埃及军事领导人决定间接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向苏联购买军事装备,美国取消了这项资助,埃及政府因此计划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来继续这项工程,在1958年时苏联加入,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工程造价的资助,以及 [[ 工程师 ]] 和重型机械。
新坝施工从1960年开始,于1970年7月21日完工,其水库在1964年一期工程结束后便开始蓄水,为抢救水库区内的埃及 [[ 文物 ]] [[ 古迹 ]] ,1960年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指示下,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工作,24项古迹被迁移或赠送他国,1976年水库达到设计水位。
坝址所在的砂质覆盖层最大厚度225米,建有两排0.61m厚 [[ 混凝土 ]] 防渗墙,最大深度131m。
==利益==
新的阿斯旺高坝全长3,600米,底层宽度980米,顶层宽度40米,高111米,体积4,30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重力坝,最高每秒流量11,000立方米,其拦河而成的 [[ 纳赛尔湖 ]] ,是世界第七大 [[ 水库 ]] ,长550千米,宽35千米,面积达5,250平方千米,容积达132立方千米。
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MW发电机,总 [[ 功率 ]] 为2,100MW(2,100兆瓦),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 [[ 电力 ]]
[[ 农业 ]] 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 [[ 非洲 ]] 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 [[ 粮食 ]] 基本自给自足。
水库还发展了渔业,由于离消费 [[ 市场 ]] 距离太远,渔业的收入并不高。
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 [[ 苏丹 ]] 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埃及人都工作、居住在尼罗河谷,埃及还在计划从纳赛尔湖引出另外一条和尼罗河平行的水道,扩大 [[ 经济 ]][[ 面积 ]]
此外,阿斯旺水坝的新坝工程在1971年建成时亦为埃及人带来另类利益。因新坝工程破坏了传递裂谷热的埃及伊蚊的 [[ 生态环境 ]] ,故裂谷热实际上于1980年后绝迹于埃及。
==视频==
248,7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