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虞初

增加 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虞初,西汉河南洛阳人,九流十家的小说家代表人物。
'''虞初''',[[西汉]][[河南]][[洛阳]]人,九流十家的[[小说家]]代表人物。 武帝时,以方士为侍郎,乘马,著黄衣,号黄衣使者。 [[ 张衡 ]] 《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郊祀志》载:“雒阳虞初等以方词阻匈奴、大宛。”虞初著有《虞初周说》,已亡佚,后来成为了“ [[ 小说 ]] ”的代名词, [[ 汤显祖 ]] 有《续虞初志》4卷,邓乔林有《广虞初志》4卷,张潮有《虞初新志》20卷,郑澍若编《虞初续志》12卷。
==生平简史==
虞初所作《周说》,共计943篇,原书失传。据 [[ 东汉 ]] 人应劭所说:“其说以周书为本”,就是说虞初是根据《 [[ 周书 ]] 》写成小说《周说》。因此有人估计《周说》很像是一部通俗的周史演义。《太平御览》第三卷所引《周书》三则,其写作风格类似于《 [[ 山海经 ]] 》,清代人认为是虞初的佚文。东汉末仲长统主张“《百家》杂说,请用从火”,要把小说全部烧掉。   小说接近民间文学,与上层文士不相容,因此虞初的小说《周说》也被上层文士“从火”了。他们为什么憎恨小说,不许它存在呢?《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孔子 ]] 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至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吕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夫之议也”。小说既然说民间的事情,当然会有与上层统治者不一致的地方,那当然也就会遭到憎恨,虞初的小说《周说》也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周说》的失传,虞初在中国 [[ 古典文学 ]] 中的地位没有得到确立,仅见于书者唯《汉书·艺文志》而已。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都很少记载虞初的事迹和他的小说创作, [[ 鲁迅 ]] 《中国小说史略》偶有所记,亦几近于《汉书·艺文志》而已。但实际上虞初对小说创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谭正璧编撰并于1934年出版的《 [[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 》说:“书虽不存,但因之被推为古代唯一小说 [[ 作家 ]] ”。后世称虞初为小说创作的鼻祖。《文选·西京赋》中张衡云:“小说百家,本自虞初。”后人有以虞初为小说命名的,如《虞初志》、《续虞初志》、《虞初新志》等。虞初的《周说》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247,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