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星系列卫星

增加 10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星系列卫星 ''' (英语:Chinasat)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视广播以及数据传输,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全境、 [[ 亚太 ]] [[ 中东 ]] [[ 澳大利亚 ]] [[ 欧洲 ]] [[ 非洲 ]] 等地区,目前中星系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负责运营。
中星系列卫星最初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下属的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负责运营,在2007年以前,中国国内的 [[ 通信卫星 ]] 市场除了中国卫通运营的中星系列卫星和中卫1号卫星之外,还有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运营的鑫诺系列卫星。2009年4月,作为 [[ 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 ]] 的母公司,中国卫通的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业务全部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2010年开始,原鑫诺卫星和中卫1号卫星陆续被纳入中星系列卫星。
==卫星来源==
目前运营中的中星系列卫星全部由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 制造,其中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的中星系列卫星主要采用 [[ 东方红四号 ]] 卫星平台。
在进口卫星方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曾计划向西方国家购买广播卫星,因 [[ 国民经济 ]] 调整未能成行。从1983年开始,广播电视部下属的中国广播卫星公司再次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卫星制造商洽谈购买广播卫星的事宜,最终国务院决定自行研制通信广播卫星。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卫星通信主要依靠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二号系列卫星,并同时租用国际通信卫星的转发器作为补充。这种情况在1992年发生变化,当时用于电视传输的东方红二号甲01星和02星即将到寿,04星发射失败,而 [[ 东方红三号 ]] 卫星进度一再推迟。为了保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中断,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于1992年12月从美国GTE公司购买一颗二手卫星,并于1993年7月投入使用。
由于国产通信卫星尚未成熟,且整体技术水平较当时国际上同类卫星有很大差距 ,20 ,[[20 纪90 纪]]90 年代末,中国多次从西方国家购买通信卫星,这其中包括 [[ 美国休斯公司 ]] 制造的中星7号、 [[ 法国宇航公司 ]] 制造的鑫诺1号、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中卫1号,以及美国劳拉公司制造的中星8号。从1999年开始,美国将卫星和相关零部件列入ITAR清单,致使中国无法用长征火箭发射西方国家的卫星。随后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推出了不含ITAR管制零部件的Spacebus-4000C2系列卫星,中国是该卫星的主要客户,中国卫通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控股的亚太卫星一共购买了5颗采用该平台的卫星。2012年,美国指控该型号卫星的零部件违反了出口管制条例,2013年 [[ 泰雷兹阿莱尼亚 ]] 停止生产该型号卫星。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245,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