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乌克兰

增加 58,59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improve|time=2015-11-08T05:36:14+00:00}} {{noteTA |G1 = 地名 |G2 = 人物 }} {{国家基础资讯 |国家名称 = 乌克兰 |国家外文全名 = {{native nam…”
{{refimprove|time=2015-11-08T05:36:14+00:00}}
{{noteTA
|G1 = 地名
|G2 = 人物
}}
{{国家基础资讯
|国家名称 = 乌克兰
|国家外文全名 = {{native name|uk|Украïна|italics=off}}
|国家外文语言 =
|国旗文件名 = Flag of Ukraine.svg
|国徽文件名 = Lesser Coat of Arms of Ukraine.svg
|国家格言 = {{lang|uk|Воля, злагода, добро}}([[乌克兰文]])<br />“自由、和谐、美好”
|国歌名称 = 《[[乌克兰仍在人间]]》<br />{{lang|uk|Ще не вмерла України}}[[File:Anthem-of-Ukraine Chorus Veryovka.ogg|center]]
|国旗歌名称 =
|国家位置图片文件名 = Europe-Ukraine_%28disputed_territory%29.svg
|国家位置图片说明 = <small>深绿色:乌克兰实际管辖区</small><br /><small>浅绿色:[[克里米亚]],存在争议,国际普遍承认属乌克兰领土,但[[俄罗斯]]实际管辖</small>
|国家位置图片宽度 = 250px
|国土面积数据 = 603,700
|面积排名 = 44
|水域率百分比 = 7
|国家首都名称 = [[基辅]]
|中央政府所在地 = [[基辅]]
|最大行政区名称 = [[基辅州]]
|最大城市名称 = [[基辅]]
|最高点 = [[戈尔维拉山]]([[海拔]]2,061[[公尺]])
|最长河流 = [[第聂伯河]]
|最大湖泊 =
|海岸线 = 2,782公里
|时区名称 =
|时区 = +2
|结束时区 =
|夏时制 = +3
|结束夏时制时区 =
|人口估计年份 = 2017年
|总人口数据 = 42,403,027<ref>{{cite web|url=http://database.ukrcensus.gov.ua/PXWEB2007/eng/news/op_popul_e.asp|title=Population of Ukraine|accessdate=2018-02-10}}</ref>
|人口排名 = 32
|人口密度数据 = 76
|人口密度排名 = 131
|电压 =
|插座 =
|频率 =
|官方语言 = [[乌克兰语]]
|官方文字 = [[乌克兰语]]
|民族 = [[乌克兰人]](77.8%)、[[俄罗斯人]](17.3%)、其他民族及未确定(4.9%)<ref name="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population of Ukraine, 2001 Census">{{cite web|url=http://www.ukrcensus.gov.ua/eng/results/general/nationality/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323110131/http://www.ukrcensus.gov.ua/eng/results/general/nationality/ |archivedate=2008-03-23 |title=Population by ethnic nationality, 1 January, year |work=ukrcensus.gov.ua |publisher=Ukrainian Office of Statistics |accessdate=2010-04-17 |deadurl=yes }}</ref>
|主要宗教 = [[正教会|东正教]]
|历法 =
|主要节日 = [[乌克兰独立日|独立日]]:8月24日
|道路通行方向 = 右
|国家元首职称 = 总统
|现任国家元首名字 = 彼得·波罗申科
|政府代表职称 = 总理
|现任政府代表名字 = 弗拉基米尔·格罗伊斯曼
|政府首脑职称 = 总理
|现任政府首脑名字 = 弗拉基米尔·格罗伊斯曼
|政治制度一 = <!--不是三权分立,不适用-->
|政治制度二 =
<!--必需填写政治制度才会显示以下资讯-->
|行政首脑职称 =
|现任行政首脑名字 =
|立法首脑职称 =
|现任立法首脑名字 =
|现任上议院立法首脑名字 =
|现任下议院立法首脑名字 =
|司法首脑职称 =
|现任司法首脑名字 =
|政治制度三 = <!--填写该国 政治制度(除五权分立和三权分立国家)-->
<!--必需填写政治制度才会显示以下资讯-->
|其他首脑一 =
|其他首脑职称一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一 =
|其他首脑二 =
|其他首脑职称二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二 =
|其他首脑三 =
|他首脑职称三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三 =
|国家宪法 = 《[[乌克兰宪法]]》
|国家结构形式 = [[单一制]]
|立法机关 = [[乌克兰最高拉达]]
|政治体制 = [[共和制]]<br />[[议会制]]<br />[[半总统制]]<br />[[代议制]]
|法律体系 = [[欧陆法系]]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估计年份 = 2016年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 3,478.85亿[[美元]]<ref name=imf2>{{cite web|url=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6/01/weodata/weorept.aspx?sy=2014&ey=2021&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926&s=NGDPD%2CNGDPDPC%2CPPPGDP%2CPPPPC&grp=0&a=&pr.x=63&pr.y=15|title=Ukraine|work=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date=April 2016|publishe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accessdate=2016-06-05}}</ref>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排名 = 4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 8,185美元<ref name=imf2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排名 = 115
|国内生产总值估计年份 = 2016年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 835.50亿美元<ref name=imf2 />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排名 = 6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 1,965美元<ref name=imf2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排名 = 135
|人类发展指数年份 = 2014年
|人类发展指数 = 0.734
|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 83
|人类发展指数等级 = 高
|中央银行 = [[乌克兰国家银行]]
|货币单位 = [[格里夫纳|格-{里}-夫纳]]
|货币代码 = UAH
|货币符号 =
|吉尼系数 = 27.5<ref name=cia>{{cite web|url=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up.html|title=Ukraine|accessdate=2007-12-24|date=2007-12-13|work=[[CIA World Factbook]]}}</ref>
|吉尼系数等级=<span style="color:#fc0;">medium</span>
|立国日期 =
|立国事件 =
|立国事件日期 =
|国家象征 = [[乌克兰国旗]]
|国家代码 = UKR
|国际域名缩写 = [[.ua]]<br />[[.укр]]
|国际电话区号 = +380
|现役军人数 =
|现役军人数排名 =
|现役军人数年份 =
|备注 =
}}
'''乌克兰'''({{lang-uk|Україна|Ukrayina}};{{IPA-uk|ukrɑˈjinɑ}}),[[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ref name="UKRCONSUL">{{cite web|title=Basic facts about Ukraine|url=http://www.ukrconsul.org/BASIC_FACTS.htm|publisher=Ukrainian consul in NY|accessdate=2010-11-10}}</ref>,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2015年9月8日)<ref name="uagk"/>。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民族|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钦察汗国]]、[[波兰王国 (1385年-1569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ref>{{cite web|url=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12921/Ukraine/214508/History |title=Ukraine :: History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publisher=Britannica.com |accessdate=2011-10-31}}</ref>。在[[大北方战争|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为波兰统治的[[西乌克兰]]并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ref name="un ukssr">{{cite web|url=http://www.un.org/depts/dhl/unms/ukraine.shtml|title=Activities of the Member States – Ukraine|accessdate=2011-01-17|work=United Nations}}</ref>。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于俄罗斯在2014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独立后由于实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国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ref name="Macroindicators NBU">{{cite web|url=http://www.bank.gov.ua/ENGL/Macro/index.htm |title=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ccessdate=2007-12-16 |work=[[National Bank of Ukraine]]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1232506/http://bank.gov.ua/Engl/Macro/index.htm |archivedate=2007-10-21 |deadurl=yes }}</ref>,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ref>{{cite web |url=http://www.blackseagrain.net/photo/ukraine-becomes-worlds-third-biggest-grain-exporter-in-2011-minister |title=Ukraine becomes world's third biggest grain exporter in 2011 – minister |publisher=Blackseagrain.net |date= |accessdate=2012-08-25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21175930/http://www.blackseagrain.net/photo/ukraine-becomes-worlds-third-biggest-grain-exporter-in-2011-minister |archivedate=2013-01-21 }}</ref>。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并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亚共和国]]并且实质由俄罗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尔]],后者实质由俄罗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罗斯人]]和[[罗马尼亚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 国名来源 ==
[[File:Vkraina-Cosaques-Okraina small.png|thumb|left|250px|东欧地图 (1690年).「VKRAINE ou PAYS DES COSAQUES」(乌克兰或[[哥萨克]]国). Okraina - [[基辅罗斯]][[政区|分地区]], Ukraina - 国.]]

13世纪,[[蒙古族|蒙古]]人占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但[[加利西亚 (中欧)|加利西亚]]和[[沃伦州|沃伦]]公国却没有被蒙古人统治,这两个公国位于古罗斯的西南边境地区,该地方的[[古罗斯人]]就被称为“乌克兰人”、“[[乌克拉伊娜]]”,即“边界上的人”<ref>{{cite web|url=http://litopys.org.ua/rizne/nazva_eu.htm |title=З Енциклопедії Українознавства; Назва "Україна" |publisher=Litopys.org.ua |date= |accessdate=2011-10-31}}</ref>,国名是以民族名称命名。这就是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名称的起源。

== 历史 ==
{{main|乌克兰历史}}
乌克兰历史上是[[维京人]]在公元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罗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12至14世纪,古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基辅向东北部的[[弗拉基米尔]]转移,进入罗斯历史上的诸公割据时代,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大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小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基辅罗斯在13世纪被蒙古人的[[钦察汗国]]占领。

随着1187年基辅南部面对[[乌克兰原野|原野]]地带的屏障[[佩列亚斯拉夫尔公国]]的统治者[[d:Q4113036|弗拉基米尔·格列波维奇]]的逝世,[[Hypatian Codex]]写到“Ukraina为他而吟唱”({{Slavonic|ѡ нем же оукраина много постона}},''o nem že ukraina mnogo postona'')。<ref>''[[PSRL]] '', published online at ''Izbornyk'', [http://litopys.org.ua/ipatlet/ipat28.htm#r1187 1187].</ref>随后的几十年和世纪里这个术语被用来指定除[[加利奇-沃里尼亚]]、[[普斯科夫]]、[[梁赞]]等之外的罗斯不同公国的边境地区。<ref name="Пономарёв">Пономарьов А. П. Етнічність та етнічна історія України: Курс лекцій.—К.: Либідь, 1996.— 272 с.: іл. І8ВМ 5-325-00615-0.</ref>{{rp|183}}<ref name="Острась">[http://archive.nbuv.gov.ua/portal/natural/vdu/b/2008_1/texts/08oespnu.pdf Е. С. Острась. ЗВІДКИ ПІШЛА НАЗВА УКРАЇНА //ВІСНИК ДОНЕЦЬКОГО УНІВЕРСИТЕТУ, СЕР. Б: ГУМАНІТАРНІ НАУКИ, ВИП.1, 2008]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1104202/http://archive.nbuv.gov.ua/portal/natural/vdu/b/2008_1/texts/08oespnu.pdf |date=2013-11-01 }}</ref><ref name="Гайда">Гайда Ф. А. [http://www.istrodina.com/rodina.php3?year=2011&num=01 От Рязани и Москвы до Закарпатья.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и 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слова «украинц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03203046/http://www.istrodina.com/rodina.php3?year=2011&num=01 |date=2014-07-03 }} // [[Родина (журнал)|Родина]]. 2011. № 1, доступ к тексту: [http://www.edrus.org/content/view/22784/56/]</ref>由此乌克兰之名开始出现。

约从14世纪起,乌克兰人开始脱离古基辅罗斯地区而形成为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单一民族。基辅罗斯地区被蒙古人击溃后,[[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逐步演变为无人地带,15世纪俄罗斯统一后,不堪忍受压迫的俄罗斯农民逃往这一地带,形成乌克兰[[哥萨克]]。乌克兰是一个地理名称正式被提出是在1569年罗斯西南的[[波多里亚]]到[[扎波罗热州|扎波罗热]]一带并入[[波兰王国 (1385年-1569年)|波兰]]以后。13至15世纪,乌克兰曾先后抗击[[蒙古族|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14世纪中叶[[波洛茨克]]公国(该国系诸公割据时期的古基辅罗斯一部分)被[[立陶宛]]吞并,[[白俄罗斯]]被并入立陶宛,此后立陶宛继续南侵,占领了第伯聂右岸乌克兰,并对第伯聂左岸形成了名义上的统治。1569年,立陶宛又被波兰“吞并”([[波兰立陶宛|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东北罗斯走上了独自统一的道路,形成现代俄罗斯;西南罗斯则在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下形成了现代白俄罗斯和现代乌克兰。具体地说,现代乌克兰民族形成于17至19世纪,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

17世纪,乌克兰人在[[正教会|东正教]]共同信仰的联合下反对[[波兰]]的天主教化运动,进而发动起义。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与[[俄国君主列表|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皇来统治,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

18世纪初年[[大北方战争]]时期,东乌克兰人一度出现与俄罗斯关系松动的现象,但是在[[彼得大帝]]打败入侵的[[瑞典]]军之后,东乌克兰对[[俄罗斯帝国]]的向心力大为增强,越来越多人认同自己是[[俄罗斯人]]。18世纪末叶,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三次[[瓜分波兰]],使古罗斯旧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全部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她同时在1783年打败[[鄂图曼土耳其]]、吞并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亚汗国]],大量的俄国人开始移民[[克里米亚半岛]]。到1795年,除[[加利西亚_(东欧)|加利西亚]](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帝国]])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俄罗斯帝国|沙皇俄国]]统治之下。但是,西乌克兰的中小贵族大多是[[东仪天主教会|东仪天主教]]徒(虽然大多数农民是[[正教会|东正教]]徒),以致于西乌克兰人(还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对正统[[正教会|东正教]]与俄罗斯的认同薄弱,促成21世纪的东西拉锯与认同问题。

为了因应18世纪后期出现的[[东仪天主教会|东仪天主教]]徒与[[正教会|东正教]]徒的冲突与斗争(以西乌克兰地区为中心),1795年后[[俄国君主列表|俄国沙皇]]开始在乌克兰全境推行俄罗斯化政策,竭力推广[[俄语]]的使用,并压制出版界与公众活动的[[乌克兰语]]。反而促成19世纪上半[[浪漫主义]]在乌克兰语族群中的蓬勃发展,农奴出身的民族诗人[[塔拉斯·赫里霍罗维奇·谢甫琴科|塔拉斯·舍甫琴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效地推展了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些新兴的乌克兰知识分子,同时致力于民族复兴与社会正义的实现。

[[File:Narody2RP.png|thumb|250px|1921年后[[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民族分布:绿色为波兰人,黄色为白俄罗斯人,'''橙色为乌克兰人''',深蓝色为德意志人,紫红色为立陶宛人,橙色地区后来于1939年被[[苏联]]占领,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沙皇俄国]]被推翻,随即东乌克兰地区建立[[苏维埃|苏维埃政权]],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红白俄内战时期,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被波兰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根据波兰和苏联签订的《[[里加和约|-{里}-加条约]]》,西乌克兰成为波兰领土。

1932至33年发生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苏联大饥荒]],乌克兰受灾最为严重。

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全面爆发,波兰被分割占领,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失败;在[[基辅战役_(1941年)|基辅战役]]中,苏联大约损失了约70万士兵,[[纳粹德国]]如愿占领了乌克兰全境。

1943年8月24日-12月23日[[苏联红军|苏联红军]]发动[[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几乎4,000,000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公里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包括进行了数次渡河攻击,在西岸建立数个桥头堡。随后,基辅在独立攻势中被解放了。

[[File:Map of dnieper battle grand.jpg|thumb|210px|[[第聂伯河战役]]及其有关行动示意图]]
[[File:Dayosh Kiev.jpg|thumb|210px|苏军士兵正准备小木排渡过[[第聂伯河]](标语上写道 "你将会把基辅交给我们!!")...]]
[[File:Kiev Kreschatik after liberation November 1943.jpg|thumb|210px|解放之后的[[基辅]]废墟景观,1943年11月]]
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整个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不可计数。

二战后,乌克兰迅速恢复了生产,建立了发达的重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可是,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严重的弱点。到了1980年代,苏联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失去活力,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经济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于[[苏联共产党]]在成立几十年来,犯有[[大清洗|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民主]]与[[法治]]建设薄弱,人民的自由受到压制,民族矛盾隐忧严重。

1986年,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zh-cn:堆芯; zh-tw: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当时苏联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本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主义]]受到广泛批评。

1985年,[[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同时,乌克兰开始了其独立步伐。

1989年9月,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成立,成员迅速扩大到百万人。

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当选为总统。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link-ja|乌克兰共和国|ウクライナ共和国 (1991年-1996年)}},标志着乌克兰结束了337年受[[俄罗斯]]的统治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总统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定]],宣布[[苏联解体|苏联不再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6年乌克兰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治国家,同时改国名为'''乌克兰''',实行[[共和制]]。

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因违规而进行再次投票,反对派领袖、前总理[[维克托·尤先科]]以52%得票率赢得选举。

2010年2月7日,前总理[[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以48.95%得票率当选为新一任乌克兰总统<ref>新华网2月14日快讯:[http://news.163.com/10/0214/22/5VH33J5P000120GU.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twitter&utm_campaign=Feed%3A+163nationalnews+%28%E7%BD%91%E6%98%93%E5%9B%BD%E9%99%85%E6%96%B0%E9%97%BB%29 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14日正式宣布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ref>,并于2月25日宣誓就职。

2013年11月开始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使得冲突迅速升级<ref>{{cite news|url=http://news.yahoo.com/yanukovych-man-sparks-revolution-ukraine-193436462.html |title=Yanukovych: The man who sparks revolution in Ukraine |agency=[[Agence France-Presse]] |publisher=Yahoo! News |date=2014-02-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01194141/http://news.yahoo.com/yanukovych-man-sparks-revolution-ukraine-193436462.html |archivedate=2008-12-01 |deadurl=yes }}</ref>,隔年发生[[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2014年乌克兰革命]]<ref>[http://www.apdnews.com/news/70981.html 乌克兰局势向何处去]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0614/http://www.apdnews.com/news/70981.html |date=2016-03-04 }},亚太日报,2014年3月3日</ref><ref name=telegraph10656312>{{cite web|work=The Daily Telegraph|author=Damien McElroy|url=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europe/ukraine/10656312/Ukraine-revolution-live.html|title=Ukraine revolution: live – Ukraine's president has disappeared as world awakes to the aftermath of a revolution|date=2014-02-23}}</ref><ref>{{cite web|publisher=BBC News|url=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26302277|title=Ukraine conflict: Tymoshenko speech ends historic day of revolution|date=2014-02-22}}</ref><ref>{{cite web|work=Financial Times|url=http://www.ft.com/cms/s/0/8faf984a-9bda-11e3-afe3-00144feab7de.html |title=Yanukovich toppled in new Ukrainian revolution|date=2014-02-22|author=Neil Buckley and Roman Olearchyk}}</ref>,[[乌克兰总统]][[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政府倒台,亲西方势力重新主导乌克兰政治。2014年乌克兰革命也引起[[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克里米亚危机]],克里米亚遭俄罗斯兼并。

2014年5月29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新闻中心公布了乌克兰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亿万富翁[[彼得·波罗申科|波罗申科]]以54.7%的得票率当选乌克兰新总统,任期5年。6月7日,波罗申科在乌克兰基辅议会会议大厅宣誓就职。

== 政治 ==
{{main|乌克兰政治}}
=== 政治制度 ===
乌克兰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即为国家的[[立法]]、[[司法]]和执行权力,均按宪法规定的界限各自实施其权限。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治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为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最高拉达]]<ref>“会议”在乌克兰语中为“Рада”,音译“拉达”,在俄语中为“Совет”,音译“[[苏维埃]]”,“拉达”与“苏维埃”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2008年9月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乌克兰议会”译成“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从2008年9月4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按照乌克兰官方人士的意见将“乌克兰议会”译成“乌克兰最高拉达”,参见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7-07/26/content_6432574.htm</ref>为立法机关;[[内阁]]为行政机关,向总统负责。乌克兰议会实行[[一院制]],[[议会]]称为[[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最高拉达]],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最高拉达]]的法定人数为450名议员。[[乌克兰共和国最高拉达|最高拉达]]的成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

总统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直接的平等普选方式,任期为5年,同一人任总统职务不能超过连续两届(10年)。而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批准后方可就任。<ref name="cnwj">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ref>

=== 政党 ===
乌克兰实行多党制,截至2006年8月,共有130个政党在乌克兰司法部注册登记。<ref name="cnwj">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ref>
*[[彼得·波罗申科集团“团结”]]
*[[全乌克兰联盟“祖国”]]
* [[全乌克兰联盟「自由」]]
* [[尤莉娅·季莫申科联盟]]
* [[利特温联盟]]
* [[我们的乌克兰|“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联盟]]
* [[第三乌克兰共和国 (政党)|人民自卫党]]
* [[地区党]]
* [[人民党 (乌克兰)|人民党]]
* [[人民民主党 (乌克兰)|人民民主党]]
* [[乌克兰进步社会党]]
* [[乌克兰社会民主党]]
* [[改革与秩序党]]
* [[乌克兰人民运动]]
* [[基督教民主联盟 (乌克兰)|基督教民主联盟]]
* [[乌克兰绿党|乌克兰绿党]]
* [[乌克兰社会党]]
* [[乌克兰共产党]]
* [[乌克兰人民党]]

=== 2004-2005年橙色革命 ===
{{Main|栗子花革命}}
自从[[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后,乌克兰也发生了[[橙色革命]](又称栗子花革命)。民主派、[[我们的乌克兰]]的[[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尤先科]]在控诉第二轮投票选举舞弊下,在第三轮投票胜利成功当选总统。橙色革命后,尤先科的乌克兰政府坚持[[民粹主义]],把财政预算的80%都分发给民众,此举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此外,新上任的亲西方政府迅即权斗不断,尤先科的[[执政党]][[我们的乌克兰]]和占内阁和议会主导地位[[尤莉娅·季莫申科联盟]]内斗,总理季莫申科更被罢职,2006年的国会选举中亲西方政府下台,亲[[俄罗斯|俄]]的[[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再任总理,第二度上台执政。2007年尤先科提前解散国会,新的国会选举,亲西方季莫申科联盟和我们的乌克兰取得过半议席,季莫申科再次出任总理。

[[2010年乌克兰总统选举|2010年乌克兰总统选举]],亲[[俄罗斯|俄]]的[[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前总理在第二轮投票以48.95%取得胜利,再度上台执政。

=== 2013年亲欧盟示威运动 ===
{{Main|乌克兰亲欧盟示威}}
*2013年底,亲俄的[[乌克兰总统]][[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政府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反政府示威]]<ref>{{cite news|url=http://www.apdnews.com/news/49018.html|title=乌克兰十万人抗议政府延迟加入欧盟|publisher=亚太日报|date=2013-11-26|language=zh-hant|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3002737/http://www.apdnews.com/news/49018.html|archivedate=2014-02-03}}</ref>,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
*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因处理[[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国内大规模示威]]失当,被亲西方势力控制的议会[[弹劾|罢免]]其总统职务,并宣布提前于同年5月25日举行总统大选<ref>[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2230003-1.aspx 乌克兰国会表决 将总统革职],中央社,2014年2月23日</ref>。亚努科维奇现流亡俄国,寻求俄国政治庇护。

===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与亲俄武装冲突 ===
{{主条目|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顿巴斯战争 }}
[[克里米亚]]因俄罗斯裔人数较多,属于亲俄区域,当地议会不认同亲欧盟示威者或乌克兰临时政府,认为议会罢免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决定不合法<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AVdrJSRJY 克里米亚回家之路纪录片],俄罗斯第一电视台,2015年3月</ref>。在迈丹广场的颜色革命狙击手事件,与[[奥德萨惨案]]中俄罗斯人被屠杀的事件(这次事件导致工会大楼起火俄罗斯人被杀)发生之后,为避免右区和泛纳粹极端组织的流血惨案蔓延至克里米亚,遂有想法彻底独立或并入俄罗斯<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2-71RpRgI 克里米亚回家之路纪录片</ref>。尽管乌当局强烈反对,俄罗斯于3月2日以保护本国公民为由,增加在克里米亚的驻军<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2-71RpRgI 克里米亚回家之路纪录片</ref>,引发[[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克里米亚危机]]<ref>[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020028-1.aspx 乌克兰风云 3分钟看懂(懒人包:乌克兰到底怎么了?)],中央社,2014年3月5日</ref><ref>[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075017-1.aspx 乌克兰懒人包:揭开俄罗斯的秘密剧本],中央社,2014年3月7日</ref>。公投加入俄罗斯后,西方与美国立场为「该公投为非法」不承认其结果,[[俄罗斯]]则是派驻大批军队和平进占并受到当地人欢迎<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aiFqqed9I 克里米亚回家之路 中文],俄罗斯第一电视台,2015年3月</ref>,2014年下半年成立独立兵团,配备[[S-400]]防空飞弹和苏恺30等先进武器。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议长、总理及[[塞瓦斯托波尔]]市市长与普京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并获得[[俄罗斯]][[国家杜马]]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联邦委员会]]通过,普京于3月21日签署法令批准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从此成为俄罗斯联邦主体,
<!--
[[File:Secretary Kerry Shakes Hands With Ukrainian President-elect Poroshenko Before Meeting in Warsaw 01.jpg|thumb|]]
-->
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以后在乌克兰东部引发连锁反应。4月起[[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敖德萨]]、[[卢甘斯克]]陆续发生亲俄罗斯示威乃至武装冲突,后来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均宣称独立,分别建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发起[[新俄罗斯|新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政府武装对抗。
[[File:Luhansk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ptember 4, 2014.jpg|thumb|卢甘斯克机场于2014内战中被毁]]

2014年9月5日,乌克兰政府和乌东南部武装部队代表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签订[[明斯克协议|停火协议]],乌克兰政府同意给予东南部两州的自治权,但两州仍留在乌克兰领土内<ref>{{cite web|url=http://vesti.ua/donbass/68415-v-minske-dogovorilis-ob-objavlenii-peremirija-na-donbasse-s-18-00 |title=В Минске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с 18:00 объявить перемирие на Донбассе. Протокол о прекращении огня был подписан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ями от Украины и ДНР/ЛНР &#124; Донбасс &#124; Вести |publisher=Vesti.ua |date= |accessdate=2017-07-04}}</ref>。9月16日,[[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律赋予顿巴斯地区特殊自治地位<ref>{{cite web|author=16 сентября 2014, 13:40 |url=http://russian.rt.com/article/50175 |title=Верховная рада приняла закон об особом статусе Донбасса — РТ на русском |publisher=Russian.rt.com |date= |accessdate=2017-07-04}}</ref>。

2015年2月11日至12日,乌克兰领导人与白俄罗斯、俄罗斯、德国、法国代表在明斯克举行会议,并签署[[新明斯克协议]],以落实2014年《[[明斯克协议]]》,防止乌克兰东部冲突进一步升温。

==军事==

*[[乌克兰武装部队]]:建立于西元1917年(1991年重组),现役人数为129500人
*[[乌克兰陆军]]:
*[[乌克兰空军]]:约装备80架[[苏-27战斗机|su-27]],230架[[米格-29战斗机|MiG-29战斗机]]
*[[乌克兰海军]]:
<gallery>
ГВКГ.jpg|国立陆军医院
Гармата на Хрещатику під час тренувального маршу 22 серпня 2014 IMG 7651.JPG|乌军砲兵
2S19 Msta-S of the Ukrainian Army.jpg|2S19自走砲
File:AT-105 Saxon Ukrainian Armed Forces.jpg|英国贩售退役的[[萨克逊装甲车]]予乌克兰军投入战争
Ukrainian BM-21 Grad Bastion-01 in Kyiv, Ukraine on 22 of August, 2014 IMG 7655 05.JPG|BM21多管火箭
OTR-21 Tochka missiles during the Independence Day parade in Kiev.JPG|OTR-21战术飞弹
Ukrainian Ground Forces paratroopers assigned to the 95th Separate Airborne Brigade descend over the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and Security Center in Yavoriv, Ukraine, July 9, 2013, as part of Rapid Trident 130709-O-ZZ999-003-UA.jpg|乌军第95空降师
Mirgorod Air Base, Ukrainian Su-27.jpg|乌军Su-27
T-84 Oplat guided onto a tank transporter.jpg|[[T-84]]「堡垒」主战坦克
</gallery>

== 行政区划 ==
{{main|乌克兰行政区划}}
{{Oblasts of Ukraine}}
[[File:Ukmapzhs.png|thumb|210px|乌克兰地图]]
[[File:Ukraine topo en.jpg|thumb|210px|乌克兰地形图]]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全国有24个行政州,一个自治共和国,两个直辖市,共27个行政区划。具体如下:
<!--乌克兰各省份的旗帜代表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氏族或贵族,乌克兰并非自古以来就是一族,各氏族从一开始的平原的乌克兰族人与海岸两侧的乌克兰族人演变成一个合并种族,原因是什么?这一段非常重要却完全没写?-->

1个[[自治共和国]]:
*{{flag|克里米亚}}(已另建立[[克里米亚共和国]],实质由[[俄罗斯]]管治);
<!--侵略、兼并与自治投票的因果没有说明,法理合法性也未证实,这是历史条目,请勿避重就轻地乱写-->

2个直辖市:
* [[基辅]];
* {{flag|塞瓦斯托波尔}}(实质由俄罗斯管治);


24个行政州:
{| border=0
|- valign=top
|
* [[基辅州]]
* [[文尼察州]]
* [[沃伦州]]
*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 {{Flag|Donetsk Oblast}}(部分地区实质由{{flag|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管治);
* [[日托米尔州|日托米尔州]]
* [[外喀尔巴阡州]]
* [[扎波罗热州]]
* [[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
* [[基洛沃格勒州]]
* {{flag|Luhansk Oblast}}(部分地区实质由{{flag|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管治);
* [[利沃夫州]]
* [[尼古拉耶夫州]]
* [[敖德萨州]]
* [[波尔塔瓦州]]
|
* [[罗夫诺州]]
* [[苏梅州]]
* [[捷尔诺波尔州]]
* [[哈尔科夫州]]
* [[赫尔松州]]
* [[赫梅利尼茨基州]]
* [[切尔卡瑟州]]
* [[切尔诺夫策州]]
* [[切尔尼戈夫州]]
|}

== 地理 ==
[[File:Crimea 2.jpg|thumb|250px|克里米亚半岛海岸风光]]
[[File: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Комплекс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ої лаври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заповідник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 Київ 02.jpg|thumb|250px|流过首都基辅的第聂伯河]]
{{main|乌克兰地理}}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约占原苏联面积的5.3%),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南临[[亚速海]]和[[黑海]],陆上东北接[[俄罗斯]],北邻[[白俄罗斯]],西连[[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南同[[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接壤。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最高峰为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最长的河流是[[第聂伯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亚热带|亚热带气候]]。<ref>{{cite web|url=http://www.cnua1.com/travel/wggk/200609/4674_2.html|title=乌克兰地理环境与气候概况|publisher=乌克兰商网}}</ref>

=== 自然资源 ===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而且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如[[沥青|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和一定量的[[天然气]]和[[石油]],[[顿巴斯]]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田。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储量为260亿吨,。<ref>[http://www.cm114.com/newsfile/2004-3-8/200438211546.as 乌克兰资源概况],猛矿网</ref>{{Deadlink}}

乌克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国领土面积的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在克里木半岛南部黑海沿岸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落叶林与长绿的草地灌木丛并存。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使其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

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述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根据动物分类,在乌克兰,原生动物有1200种以上;腔肠动物有40种;栉水母网动物1种;扁虫类1299种;纽虫动物门有33种;原始腔肠动物有1457种;钩头虫动物有58种;环节动物门动物有400多种;节肢动物门动物有39146种;软体动物门动物有369种;有触手亚网动物33种;棘皮动物门动物14种;脊索动物门动物有694种。<ref>马贵友、何卫、农梅、顾志红:《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ref>

== 经济 ==
[[File:20-Hryvnia-2003-front.jpg |thumb|220px|乌克兰20格-{里}-夫纳钞票正面]]
[[File:FANUC R2000iB AtWork.jpg|220px|缩略图|{{Link-en|ZAZ|ZAZ}}汽车公司总装厂]]

{{main|乌克兰经济}}
乌克兰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其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构成了现代化经济的骨架。乌克兰土壤肥沃,农产品以粮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长纤维亚麻为主。

乌克兰于2008年5月16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乌克兰经济克服了东南部地区武装冲突造成的严重危机。 同时,2014 — 2015年乌克兰格里夫纳(国家货币)贬值200%使乌克兰的商品和服务更便宜,更具竞争力。 2016年,自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超过2%。 根据[[世界银行]]的声明,2017年的增长预计为2%和2018年的3.5%。<ref>{{Cite web|url=http://en.clc.co.ua/consulting-legal-and-tax-support-for-chinese-citizens-and-companies-of-ukraine/|title=业务在乌克兰|accessdate=2017-05-24|author=Anatoliy Thor|date=|publisher=}}</ref>

== 交通 ==
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及管道运输齐全的交通系统。首都基辅是全国航空公路铁路运输的枢纽,

[[乌克兰铁路]]总长23,350公里(1524毫米阔轨),实际运营长度为22,510.4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8,926.9公里。

公路总长273700公里。硬质路面的公路为236,400公里,非硬质路面的道路37,300公里。

内河总通航里程为1,672公里。主要通航河流包括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杰斯纳河,主要河港12个。

乌克兰有18个商港,主要港口有8个:[[敖德萨]]、[[顿涅茨克]]、伊里依切夫斯克、[[尼古拉耶夫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赫尔松]]、[[费奥多西亚]]、列尼、依兹马依尔和马利乌波里。<ref>[http://www.hi-business.com/2006/s15894103/ 乌克兰国家]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013103/http://www.hi-business.com/2006/s15894103/ |date=2007-09-29 }},你好商务网</ref>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建有全长117公里的世界最长的城际[[无轨电车]]线路。

== 人口与宗教 ==
乌克兰的人口多年来一直是负增长,2006年人口为4688.64万。<ref name="uagk">[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86/1786x0/default.htm 乌克兰概况]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21132244/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86/1786x0/default.htm |date=2007-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ref>而在2004年6月1日,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

人口最密集地区是顿涅茨克州,该州人口达到了47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绝大多数,为420万人,农村人口只有46万人。接下来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州(350万)、哈尔科夫州(286万)、利沃夫州(260万)、卢甘斯克州(245万)。基辅市人口为260万。敖德萨州人口为242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为200万,扎波罗热州为189万,基辅州为179万,文尼察州为173万,波尔塔瓦州158万。赫梅利尼茨基州和伊万-佛兰科夫斯克州各有140万人左右,切尔卡瑟州有137万人口,日托米尔州135万人,苏麦州和扎卡尔巴特州125万,尼古拉耶夫州124万,契尔尼戈夫州120万,罗文州116万,赫尔松州115万,捷尔诺波尔州112万,基洛夫格勒州110万,沃伦州104万。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是切尔诺夫策州-91.3万人。赛瓦斯托波尔市居住着37.8万人。

截至2004年6月1日为止,乌克兰常住人口为4728万人(城市常住人口3180万,农村常住人口1547万)。男人平均寿命为61.6岁,女人平均寿命为72.8岁。退休人口占总人口的28-35%。男女比例多年一直保持不变,即46%:54%。<ref name="cnds">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ref>

=== 民族 ===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看,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7.8%,[[俄罗斯族]]占17.3%,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4.9%。

[[克里米亚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族在原苏联时期有20多万人,他们的故乡是克里米亚半岛,1946年6月25日,[[斯大林]]指责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德国-{奸}-细指使下组织自愿队反对红军,并建立反革命活动集团反对苏维埃政权,而且[[鞑靼族]]基本居民群众对叛国者没予以反对,于是决定,把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克里米亚鞑靼族的大迁移,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那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开展了重返故乡运动,但迫于政治高压,重返故乡实际上并无可能。但是,鞑靼人重返故乡的愿望并未止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鞑靼人返归故里定居问题很自然提到日程。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乌克兰政府制订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决鞑靼人返迁克里米亚问题,现今约26万。<ref name="cnds">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ref>

=== 宗教 ===
乌克兰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

=== 语言 ===
{{并列图像
|align= center
|direction= horizontal
|image1=Ukraine_census_2001_Ukrainian.svg
|width1= 350
|caption1= 2001年乌克兰语使用情况
|image2= Ukraine census 2001 Russian.svg
|width2= 350
|caption2= 2001年俄语使用情况
}}
根据乌克兰宪法的规定,国家语言文字是[[乌克兰语]]。而在苏联时代,[[俄语]]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特别是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根据[[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2001年人口普查]],67.5%的人口宣称乌克兰语为自己的母语,29.6%的乌克兰人宣称自己的母语为俄语。大多数受访者出生在乌克兰,俄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不同地区的的调查结果存在显着差异,即使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答案。乌克兰西部和中部主要说乌克兰语。在乌克兰西部,乌克兰语是城市和农村主要语言(比如利沃夫)。在中乌克兰,城市居民乌俄语通用(比如基辅),农村地区主要使用乌克兰语。在东部和南部乌克兰,俄语是主要用于城市,农村地区则主要使用乌克兰语。

苏联时代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说乌克兰语者人数一代比一代减少,到80年代中期,在公共生活中使用乌克兰语者大幅减少。独立之后,乌克兰政府开始奉行[[乌克兰化]]政策,增加乌克兰语的使用,同时俄语已经被禁止或限制在媒体和电影中使用(这将意味着俄语节目需要乌克兰翻译或字幕)。在苏联时期,俄语学校大约占九成,乌克兰学校占一成,现在情况则相反,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ref>{{Cite news|author=谭武军|url=http://b5.chinanews.sina.com/cul/t/2005-06-08/1441131125.html|title=高考只准用乌克兰语 俄语在乌克兰地位急降|publisher=环球日报|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90113220458/http://b5.chinanews.sina.com/cul/t/2005-06-08/1441131125.html|archivedate=2009-01-13}}</ref>

根据宪法,乌克兰语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唯一官方语言。然而,自治共和国的宪法明确承认[[俄罗斯族]]作为其人口大多数的语言和保证其使用在公共生活各领域。克里米亚鞑靼语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民族语言。所有居民中,讲俄语者占克里米亚人口77%,讲乌克兰语者占11%,讲克里米亚鞑靼语者占11.4%。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大多数使用俄语。

=== 都市 ===
{{main|乌克兰城市列表}}
乌克兰总计有457个城市,其中2个为特殊地位城市,176个州级城市(oblast-class),另有279个更小的县级城市(raion-class)<ref name="oblasts">{{cite web|url=http://gska2.rada.gov.ua:7777/pls/z7502/a002 |title=Regions of Ukraine and their divisions |accessdate=2007-12-24 |work=[[Verkhovna Rada|Verkhovna Rada of Ukraine]] Official Web-site |language=uk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31154652/http://gska2.rada.gov.ua:7777/pls/z7502/a002 |archivedate=2007-12-31 }}</ref>。
{| class="infobox" style="text-align:center; width:97%; margin-right:10px; font-size:90%"
! colspan="7" style="background:#e9e9e9; padding:0.3em;" 0; line-height:1.2em;|乌克兰最大城市
|-
!rowspan=21|
[[File:Ukraine Kyiv Maidan Nezalezhnosti close.jpeg|border|145px|基辅]]<br /><small>[[基辅]]</small><br />
[[File:Kharkov oblsovet EN.jpg|border|145px|哈尔科夫]]<br /><small>[[哈尔科夫]]</small><br />
[[File:Odessa Opera House-2EN.jpg|border|145px|敖德萨]]<br /><small>[[敖德萨]]</small><br />
[[File:1201044 original (1).jpg|border|145px|第聂伯罗]]<br /><small>[[第聂伯罗]]</small><br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5f5f5;"| <small>#</small>
! style="text-align:left; background:#f5f5f5;"| [[乌克兰城市列表|城市]]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5f5f5;"| '''乌克兰语名称'''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5f5f5;"| 城市区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5f5f5;"| 都会区
!rowspan=21|
[[File:Мост на реке Кальмиус г.Донецк, Украина.jpg|border|145px|顿涅茨克]]<br /><small>[[顿涅茨克]]</small><br />
[[File:Запорожье 9100219.jpg|border|145px|扎波罗热]]<br /><small>[[扎波罗热]]</small><br />
[[File:Overlooking Latin Cathedral in Lviv.jpg|border|145px|利沃夫]]<br /><small>[[利沃夫]]</small><br />
[[File:Chuch KrivoiRog 023-2EN.JPG|border|145px|克里沃罗格]]<br /><small>[[克里沃罗格]]</small><br />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 ||align=left | '''[[基辅]]''' || {{lang|uk|''Київ''}} || 2,786,518(<small>2010</small>)|| 3,648,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2 ||align=left | '''[[哈尔科夫]]''' || {{lang|uk|''Харків''}} || 1,440,676(<small>2010</small>)|| 1,732,4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3 ||align=left | '''[[敖德萨]]''' || {{lang|uk|''Одеса''}} || 1,003,705(<small>2011</small>)|| 1,546,6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4 ||align=left | '''[[第聂伯罗]]''' || {{lang|uk|''Дніпро''}} || 1,001,612(<small>2011</small>)|| 1,859,5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5 ||align=left | '''[[顿涅茨克]]''' || {{lang|uk|''Донецьк''}} || 977,257(<small>2010</small>)|| 2,009,7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6 ||align=left | '''[[扎波罗热]]''' || {{lang|uk|''Запоріжжя''}} || 776,918(<small>2010</small>)|| 817,9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7 ||align=left | '''[[利沃夫]]''' || {{lang|uk|''Львів''}} || 758,351(<small>2010</small>)|| 1,498,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8 ||align=left | '''[[克里沃罗格]]''' || {{lang|uk|''Кривий ріг''}} || 670,068(<small>2010</small>)|| 1,010,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9 ||align=left | '''[[尼古拉耶夫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 || {{lang|uk|''Миколаїв''}} || 499,659(<small>2010</small>)|| 502,7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0 ||align=left | '''[[马里乌波尔]]''' || {{lang|uk|''Маріуполь''}} || 489,702(<small>2010</small>)|| 519,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1 ||align=left | '''[[卢甘斯克]]''' || {{lang|uk|''Луганськ''}} || 470,152(<small>2010</small>)|| 501,2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2 ||align=left | '''[[马课页夫喀]]''' || {{lang|uk|''Макіївка''}} || 398,058(<small>2010</small>)|| <small>属[[顿涅茨克]]都会区的一部份</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3 || align=left | '''[[文尼察]]''' || {{lang|uk|''Вінниця''}} || 369,200(<small>2010</small>)|| 664,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4 ||align=left | '''[[辛菲罗波尔]]''' || {{lang|uk|''Сімферополь''}} || 359,551(<small>2010</small>)|| 385,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5 ||align=left | '''[[塞瓦斯托波尔]]''' || {{lang|uk|''Севастополь''}} || 380,301(<small>2010</small>)|| 395,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6 ||align=left | '''[[赫尔松]]''' || {{lang|uk|''Херсон''}} || 340,525(<small>2010</small>)|| 567,6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7 ||align=left | '''[[波尔塔瓦]]''' || {{lang|uk|''Полтава''}} || 298,492(<small>2010</small>)|| 462,4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8 ||align=left | '''[[切尔尼戈夫]]''' || {{lang|uk|''Чернігів''}} || 296,896(<small>2010</small>)|| 305,000(<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19 ||align=left | '''[[切尔卡瑟]]''' || {{lang|uk|''Черкаси''}} || 287,591(<small>2010</small>)|| 287,741(<small>2009</small>)
|-
|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0f0f0;"| 20 ||align=left | '''[[苏梅]]''' || {{lang|uk|''Суми''}} || 272,899(<small>2010</small>)|| 283,700(<small>2009</small>)
|}
{{-}}
<gallery>
City-Horizon-Tower.jpg|首都商业区
Скоростной поезд Киев.jpg|城际铁路
Будинок прибутковий Пантелеймонівська вул., 76.jpg|[[敖得萨]]市商业区
Hotel Ukraine, Dnipropetrovsk.jpg|[[聂伯城]]
Boarding the bus fro Chernobyl (11383815603).jpg|[[车诺比]]市区
</gallery>

== 文化 ==
{{main|乌克兰文化}}
[[File:Chrám svaté Sofie (Kyjev).jpg|thumb|位于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File:F0d21e990026_1.jpg|thumb|乌克兰民族服饰]]
[[File:Michel Gondry's Kinofabrika (Moscow, 2012) by shakko 10.jpg|thumb|乌克兰家庭摆设]]
乌克兰文化璀璨,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的历史的[[圣索菲亚主教座堂 (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
{| class="wikitable"
|+国定假日与节日<ref name="cnwj"/>
|-
! 日期 !! 名称 !! 由来
|-
| 1月1日 || [[新年]] || 西历新年
|-
| 1月7日 || [[圣诞节]] || 基督教节日,纪念[[耶稣]]诞生
|-
| 1月22日 || 统一日 || 纪念东西乌克兰合并
|-
| 3月8日 || [[国际妇女节]] || 国际节日
|-
| 5月1日 || 国际[[劳动节]] || 国际节日
|-
| 5月9日 || 胜利日 || 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欧洲战事结束
|-
| 6月28日 || [[乌克兰行宪纪念日]] || 纪念1996年颁布独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
| 8月24日 || [[乌克兰独立日]] || 纪念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
|-
| 8月24日 || 基辅自由日 || 纪念从德军手中光复基辅
|-
| 11月3日 || 乌克兰火箭兵和炮兵节 || 纪念乌克兰火箭和炮兵部队建立
|}

== 教育 ==
详见:{{Link-en|乌克兰教育|Education in Ukraine}}、[[乌克兰大学列表|乌克兰大学列表]]。

[[File:TarasShevchenko.jpg|thumb|200px|[[uk:Шевченко Тарас Григорович (Герой України)|塔拉斯·舍甫琴科]]]]
乌克兰的教育发达,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它延承了原苏联的体制,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

乌克兰共有979所高等院校。依照各高等院校的不同地位和级别建立了四个不同的等级。现有一、二级院校共664所,三、四级院校315所。著名大学有:[[基辅大学]](全称基辅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行政上校长直接向总统负责)、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理工学院)、[[基辅国立贸易经济大学]] 、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国立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大学、国立利沃夫大学、[[敖德萨]]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等。<ref>{{cite web|url=http://www.seua.net/wzdh/jytz.htm|title=乌克兰教育体制|publisher=乌克兰斯拉夫教育中心|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19233923/http://seua.net/wzdh/jytz.htm|archivedate=2007年2月19日|df=}}</ref>

== 体育 ==
[[足球]]是乌克兰的第一运动,早在苏联时期就为[[苏联国家足球队]]贡献了许多知名的巨星球员,而独立后亦涌现出了如[[安德烈·舍甫琴科]]的世界级巨星。[[基辅迪纳摩]]队是国内最受欢迎的足球会。此外乌克兰在[[跳水]]、[[田径]]、[[体操]]项目上亦极其出色。

== 媒体 ==
乌克兰新闻机构管理部门为乌国家广播电视信息政策委员会,前身为乌克兰信息政策部,隶属乌内阁,主要负责乌新闻机构的政策指导、业务管理和协调。

主要电台有:乌克兰国家广播公司、基辅市广播电台、“自由”电台、“金门”电台等。

主要电视台有:乌克兰国家电视1台、乌克兰国家电视2台、国际电视台、现代电视台、“新频道”电视台、“1+1”电视台、“ICTV”电视台和基辅电视台等。

主要报纸有:《事实报》、《政府信使报》、《乌克兰之声》、《日报》、《基辅导报》、《镜报》、《工人报》等。<ref name="cnwj">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ref>

== 参见 ==
* [[乌克兰俄语]]
* [[乌克兰大饥荒]]
* [[乌克兰化]]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外部连结 ==
{{wikivoyage}}
{{commons|Ukraine}}
* {{en}}[http://www.kmu.gov.ua/control/en 乌克兰政府门户网站]
* {{uk}}[http://www.president.gov.ua/ 乌克兰总统官方网站]
* {{en}}[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up.html 世界概况:乌克兰]

{{-}}
{{Geographic Location (8-way)
| 西北 = {{POL}}
| 北 = {{BLR}}·{{RUS}}
| 东北 =
| 西 = {{SVK}}<br />{{HUN}}
| 中央 = {{UKR}}
| 东 = {{RUS}}
| 西南 = {{ROM}}·{{MOL}}
| 南 = [[黑海]]· [[亚述海]]
| 东南 =
}}
{{Europe}}
{{CIS}}
{{Non-Aligned Movement}}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cat}}
{{法语圈国际组织}}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乌克兰| ]]
[[Category:欧洲国家]]
[[Category:1991年乌克兰建立|*]]
[[Category:882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Category:1991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128,8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