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龙川村

增加 1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龙川村 ''' ,是中国 [[ 安徽省 ]] 绩溪县瀛洲镇下辖的一个村。该村是原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胡锦涛 ]] 的祖居之地。该村胡姓历史名人众多,如唐代胡宓,明代胡富、胡宗宪、都御史 [[ 巡抚 ]][[ 辽东 ]] 胡宗明。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该地的胡姓始祖为西晋时期领兵南下驻守歙州的军事将领胡炎,他乃中原地区濮阳人。龙川村境内有多处胡姓祠堂,为古 [[ 徽州 ]] 文化的代表。龙川村被称为最美丽的乡村之一。
龙川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美誉,被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 [[ 时间 ]] 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天下第一”<ref>[https://www.sohu.com/a/299610146_120063878 龙川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搜狐, 2019-3-7</ref>,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嘉靖年间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清光绪24年(1898年)再次大修,总面积达1564平米,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于一体,尤以600多件 [[ 木雕 ]] 部件最为精湛。
==基本概况==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 [[ 宣城市 ]] 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根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 显示,该村辖7个村民组,731户,2316人。龙川村域 [[ 积19 积]]19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 [[ 茶园 ]] 面积620亩。龙川村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至2009年6月,属于省二级公路的华龙公路正在拓宽改造。该村设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有党员98名。
该村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 [[ 农业 ]][[ 经济 ]] 以传统 [[ 农作物 ]] 种植为主,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产品种植、竹笋两用林、 [[ 茶叶 ]] 及外出务工收入。该村村民遵循徽文化传统思想,自给自足、勤劳朴素、艰苦奋斗思想占主导地位,民风较为淳朴。
==风景文化==
龙川村特别是坑口自然村,由于特殊的 [[ 地理环境 ]] 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 旅游 ]] 资源异常丰富。村内拥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川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远近闻名的胡宗宪尚书府也坐落在该村的上村与下村之间。此外,该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
该村古建筑木雕、 [[ 石雕 ]] 技艺精湛,造型自然、美观,体现了徽派建筑的 [[ 艺术 ]] 风格。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人才辈出==
龙川村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sy_0320/40962.html 晥南龙川村 一首古典的格律诗],古建中国 ,2018-03-20</ref>。尤其到了 [[明朝| 明代 ]] ,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代先后中进士者24人,占全县1/4强,素有“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之称。
龙川不但是明代是 [[ 兵部 ]] 尚书胡宗宪的出生地,也是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锦涛的故里。
==旅游发展==
依托龙川村独特而又丰富的旅游资源,2002年7月8日以来,经营胡氏宗祠的航佳公司开始行使其对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等处的经营权,并先后投入二千余万元改造了水街,修建了 [[ 停车场 ]] 、接待中心、驿道以及龙须公路桥等景点和基础设施。民俗公司开发的尚书坊也在建设中逐步完善,成为村内又一体现徽州民俗风情的景点,从而丰富了龙川村内旅游的内涵。作为 [[ 旅游业 ]] 的配套项目 [[ 餐饮业 ]] 和农家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全村年接待游客近三十余万人次,为加快该景区的建设,2009年5月28日 [[ 奥运火炬 ]] 在该村传递之后,该村逐步探索设立龙川景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强力推进,尽快建设好大观园和卧龙山庄项目,适时启动龙须山开发,利用好登源河水域优势,开发水上乐园项目,完成浒里自然村与龙川村的环状旅游线路的配套开发,拓展该村旅游业的外延,截止2009年初,龙川景区二期开发在加速进行,停车场扩建已于2009年年4月份完毕,胡宗宪抗倭纪念馆在紧张施工,文化园也在兴建当中。
==视频==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