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寿州窑

增加 10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寿州窑 ''' ,唐代南方黄釉 [[ 瓷器 ]] 窑场。依据1960年出土 [[ 文物 ]] 判断,烧制始于隋代,唐代是其繁盛期。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从马家岗、上窑镇发展到余家沟、外窑一带,形成绵延2千米的大型窑场。其产品包括 [[ ]] [[ ]] [[ ]] [[ ]] 、注子、枕、玩具等 [[ 器皿 ]] ,尤其以余家沟窑所出堪称唐代黄釉瓷器代表。
==遗址介绍==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 [[ 淮南市 ]] 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孜、高窑、医院住院部、 [[ 松树 ]] 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中心窑址 [[ 面积 ]] 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 === 创烧 编辑=== 寿州窑,创烧于 [[ 南朝 ]] 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 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 [[ 唐朝 ]] 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七大瓷窑之一==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 [[ 陆羽 ]] [[ 茶经 ]] 》记载“(寿州)瓷黄色紫”,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我国 [[ 六朝 ]] 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后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 [[ 医院 ]] 住院部、外窑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长约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延续约350年。
==早期产品==
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 [[ ]] 、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 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 [[ 直径 ]] 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参考文献==
111,2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