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桥村

增加 5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石桥村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是一个以张姓为主的客家人聚落,村内有多幢土楼,2003年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石桥村'''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是一个以张姓为主的客家人聚落,村内有多幢土楼,2003年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石桥村地处书洋镇西北,北侧是梅林乡,西部与 [[ 永定县 ]] 交界,南部为河坑村。
==概述==
石桥建村在 [[ 明代 ]] 之前,明代属永丰里二图,清代属梅陇总, [[ 民国 ]] 属曲江乡,称石桥堡,1949年后属书洋乡,并称石桥村至今。
石桥原有罗、林、严、程、薛、陈等姓,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原籍 [[ 广东 ]] 大埔县的张念三郎到此定居,做了陈五十郎的女婿,从此张姓逐渐成为石桥最大的姓氏,张念三郎被尊为开基祖。后世人口增殖,张姓部分子孙外迁至河坑、曲江甚至 [[ 台湾 ]] 等地。
石桥村的四片住宅区是门口垟、溪背垟、长蓝和洪坑坝,相互之间有河流或小山隔开,稍远的望前村位于下游水口处,现亦属石桥村。
石桥村的住宅建筑以 [[ 土楼 ]] 为主,多为方楼,圆楼共有4座。早在明代张念三郎开基之初,就已建了方楼,名为昌楼,今已不存。到四世祖建永安楼,此后建设逐渐增多。十三世祖在溪边所建的长源楼、逢源楼、振德楼和“十间房”是最具代表性的方楼。1927年开建的顺裕楼是石桥第一座圆楼,也是南靖全县最大的圆形土楼。顺裕楼外环外径达74米,上下四层,每层72间,共4个楼梯,内环距外环四米,两层,仅完成四分之一环。顺裕楼中间偏北的位置没有设置 [[ 祠堂 ]] ,而是一座祭祀观音和土地的小庙。顺裕楼之后,又有3座圆楼建成,分别为1965年建祯裕楼,1966年建文兴楼和永裕楼。
除了住宅,在村东还建有张氏宗祠——东山祠,堂号为追远堂,始建于明 [[ 崇祯 ]] 十年(1637你),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后成现在格局。东山祠有上下堂,均为 [[ 悬山顶 ]] ,上堂五开间,为祀厅,下堂前有半月塘,塘前原有三根石旗杆, [[ 文革 ]] 之后仅存两根残柱。
石桥主要的庙宇有上水口的永济宫、下水口的丰稔堂、门口垟的公王庙以及各楼内的土地庙。
246,1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