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增加 13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 暨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位于 [[广东|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烈士陵园内,于1959年10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馆址原为1909年设立的广东谘议局。
==建筑历史==
===1949年前===
[[ 广州 ]] 近代史博物馆原址原为1910年建立的广东谘议局。
1911年4月, [[ 中国同盟会 ]] [[ 黄兴 ]] 在广州领导起义,同盟会会员温生才于4月8日持手枪击毙时任清政府广州将军 [[ 孚琦 ]] 后被捕,4月15日在咨议局前的马路被处决,后被 [[ 中国国民党 ]] 安葬在咨议局东侧的 [[ 红花岗 ]] ,称红花岗四烈士墓。1911年4月29日,起义失败,烈士陈尸于此地,遗骸由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收殓,合葬于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 ,并以“谘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报道。
1911年11月9日,广东各界代表在该处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并成立都督府,推选 [[ 胡汉民 ]] 为都督。1921年5月, [[ 孙中山 ]] 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1925年10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由越秀南路的 [[ 惠州会馆 ]] 迁至此处。1926年1月、5月1日、5月15日、10月15日,中国国民党在此地分别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二届二中全会、中央委员会暨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1927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 [[ 国民政府 ]] 回迁 [[ 武汉 ]] ,此地成为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1927年1月,由 [[ 毛泽东 ]] 开办的《政治周刊》在这里创刊。
===1949年后===
1949年后,此地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的所在地。1958年5月,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此地筹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由时任广州市市长 [[ 叶剑英 ]] 题名。1959年10月1日,博物馆举行《广东人民革命斗争陈列展览》并首次对外开放。1966年6月,因 [[ 文化大革命 ]] 开始,博物馆被当局关闭,直至1980年3月才恢复开放。1986年对展出内容作出修改,1987年正式开放。1993年,博物馆建筑因被判为危房而关闭维修。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出资金修复,1996年重新修复大楼屋面壳体;1996年7月23日,广州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两块馆牌同一馆舍,内容着重反映1840至1949年广州的 [[ 政治 ]] [[ 经济 ]] 、卫生、 [[ 教育 ]] [[ 文化 ]] 、民俗等各方面的历史概况。1999年7月27日,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确定为第五批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第四批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06年被确认为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位。
==建筑特色==
[[ 博物馆 ]] 分为主楼、 [[ 荷花池 ]] 和石桥三部分,主楼占地2500平方米,楼高两层,属于砖木、钢梁柱结构的西方 [[ 罗马 ]] 式议会建筑,大门为弧形门廊,正中筑有4根仿歌德式柱。1998年,原通往中山三路的大门被拆除,进出博物馆均须使用烈士陵园正门。
==视频==
111,6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