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复社

增加 2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复社.jpeg|230px|缩略图|右|<big>复社</big>[http://img3.jarhu.com/thirdimg/bf082689/75506108317877118.gif 原图链接][http://www.jarhu.com/book.php?id=316545 来自 甲虎网 的图片]]]
'''复社'''是中国[[明朝]]末期的一个政治、[[学术]]团体,创建于[[崇祯]]初年,早期领袖为[[张溥]]与张采。初期的成员多是江南一带的读书人,后来发展为全国性社团,前后入会者超过两千人。复社以“兴复古学”“吾以嗣东林也”为号召,故而得名,又因为早期成员多为[[东林党]]人的后裔,如周顺昌之子周茂兰,魏大中之子魏学濂以及黄尊素之子[[黄宗羲]]等,故而复社又号称“小东林” <ref>[https://www.lishixinzhi.com/mingchaolishi/633.html 明末“小东林”复社:清谈误国 ],历史新知,2014-4-1</ref>
==历史背景==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万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到天启年间更出现了阉党擅权局面,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同时,复社还带有香山同社的一些关于改革[[政治]],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主张。(陆世仪《复社纪略》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a/6618a/ 《复社纪略》明·陆世仪 ],国学大师</ref> )。
复社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吴伟业]]《复社纪事》),反映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
113,0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