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直選

增加 2,8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直接選舉'''(英語:Direct election),簡稱直選,即政府首腦或立法機關的議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 * 選民可以直接以“一人一票(one person, one vote)”的方式,投票予他們喜歡的參選人。 ** 至於決定當選者則要依據不同的選舉方式。一般而言以得到較多數選票者勝或以兩局制先行淘汰部份參選者。相對概念為間接選舉。 ** 現時直接選舉主要出現在總統制國家,議會制國家多為間接選舉。*直接選舉是指有選舉權的人直接參加選舉行使選舉權利的選舉方式。**黨內的直接選舉,一般是在黨的基層組織進行,即召開黨員大會由黨員直接投票選舉黨的支部委員會、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的基層委員會或出席上級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總統是經由各州普選及美國選舉人團間接選舉產生,但其他各級聯邦、州及地方行政首長皆由地方選舉產生,美國國會的美國參議院全部議員、美國眾議院全部議員、州長、州議會、部分州政府官員、市長、市議會、縣長及縣議會均由直選產生。*直接選舉是指有選舉權的人直接參加選舉行使選舉權利的選舉方式。==台灣總統直接選舉的利弊得失==*台灣自1996年實行全民投票直接選舉總統,至今已經十八年,經歷了三位總統和兩次政黨輪替,該是時機來回顧及檢討全民選舉總統的利弊得失。 *全民選舉總統的明顯優點是總統執政的正當性,全民投票賦與當選總統者毫無疑問的正當性,即使得票率未過半,當選總統者依法獲得全民的授權執政,沒有人能挑戰其正當性,因此政權穩定、人心安定,在此氛圍下,理論上執政者比較容易推行其政策,而民眾會傾向於支持執政者的施政。*回顧台灣全民選舉總統的積效實在不佳,讓人懷疑一般大眾是否有能力判定政治人物的優劣,首先,大型選舉的選民只能透過媒體來認識候選人,選民要在立場不同的媒體所發佈的大量候選人資訊裏,篩選出公正可靠的資訊本就不易,**大部份選民不是政治人物,沒有施政經驗,恐怕很難體會施政的難處,無以判定候選人施政能力的優劣。**陳水扁和馬英九都曾經是媒體寵兒,善於營造自己的媒體形象,但是治國能力不只包含媒體操作能力。*拿大企業挑選總經理來對比國家挑選總統,總經理和總統的目標相似,分別是領導企業和國家不斷進步壯大,企業挑選總經理通常是由董事會(大股東)在相關業界物色適合人選,從來沒有企業是由所有股東一人一票選舉總經理,這顯示全民選舉總統是政治性的決定,而非注重專業的決定**因此全民所選出的總統注定多半不會很有施政的專業能力,我們只好接受這個事實吧!<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yskuo53.pixnet.net/blog/post/181625758 | title= 台灣總統選舉的利弊得失 | language=zh | date=2014-08-26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 | accessdate=2020-06-19}}</ref>==参考來源=={{Reflist}}[[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