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苏子瞻

增加 17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因此也称"苏东坡",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 [[ 汉族 ]] ,是苏洵的长子,是 [[ 北宋 ]]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散文家 ]] [[ 美食家 ]] 和诗人。
== 基本资料 ==
苏子瞻即苏轼(1037-1101)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 [[ 杭州 ]] 通判, [[ 知密州 ]] [[ 徐州 ]] [[ 湖州 ]] 。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 [[ 黄州 ]]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 [[ 颖州 ]] 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 [[ 惠州 ]] 、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 [[ 行书 ]] [[ 楷书 ]] ,取法 [[ 李邕 ]] [[ 徐浩 ]] [[ 颜真卿 ]] [[ 杨凝式 ]] ,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 [[ 蔡襄 ]] [[ 黄庭坚 ]] 、米芾并称“ [[ 宋四家 ]] ”。能画竹, [[ 学文同 ]] ,也喜作 [[ 枯木怪石 ]] 。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 艺术成就 ==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
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 [[ 韩愈 ]] [[ 柳宗元 ]] [[ 欧阳修 ]] 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
:“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 赵翼 ]] 《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刘辰翁 ]] 《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 [[ 黄庭坚 ]] [[ 米芾 ]] [[ 蔡襄 ]] 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 [[ 王僧虔 ]] [[ 李邕 ]] [[ 徐浩 ]] 、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 [[ 李纲 ]][[ 韩世忠 ]] [[ 陆游 ]] ,以及的 [[ 吴宽 ]] ,清代的 [[ 张之洞 ]] ,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 苏轼 ]] 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 [[ 文人画 ]] ”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 [[ 文学 ]] 和艺术天才。
== 生平简介 ==
* 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1036 苏轼降生;
* 1054 娶王弗;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 1059 举家前往京都;1061 [[ 任凤翔 ]] 判官
*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1064 任职史馆;
* 1065 妻丧;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1126 北宋亡
 
== 婚姻家庭 ==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 [[ 苏洵言 ]] “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 [[ 王弗 ]] 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 [[ 李龙 ]] 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苏轼的四个儿子】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 [[ 王闰之 ]] 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公元1083年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 [[ 苏遁 ]] ,可惜不久就夭折了。
10,7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