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津阁

增加 29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文化传承==
乾隆年间,为了庋藏《[[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7座皇家藏书楼,其中[[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又称北方四阁或内廷四库 <ref>[https://www.sohu.com/a/239106832_222636 展览博见丨知津溯源——避暑山庄文津阁 ],搜狐,2018-07-03</ref> 。乾隆为文津阁题诗中写道:“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这两句诗最后的两个字分别是“问”与“津”,也同“文津”谐音。在诗注中又说:“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溯,皆由此津逮也。”大意为:追寻文化的源流,继承[[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现代文化,先要找到它的济渡处。文津即是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渡处。
==建筑特点==
从外观上看,文津阁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楼阁,中间有一暗层。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文津阁有围墙环绕,坐北朝南,三面临水,从南往北为门殿、假山、水池、文津阁、碑亭。阁的东北部有水门与山庄水系相通,阁前池水清澈,人在阁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见池中有一弯新月,随波晃动,而天空却是艳阳高照。 原来这是造园家在池南的假山上,开出一个半圆形如上弦月的缝隙,利用[[光线]],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构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 <ref>[https://www.sohu.com/a/272653869_489000 避暑山庄里有一个小棒槌山,藏着许多神奇的秘密! ],搜狐,2018-11-01</ref> 。水池南岸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怪石嶙峋,气势雄浑。
假山占地约800平方米,用石3279立方米,由浆石和鸡骨石等堆叠而成。假山石洞,前后各有两门相通,结构也颇具匠心。洞内山石遮掩,可分厅、堂、窗、孔、穴等,洞壁用鸡骨石镶嵌,幽深曲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窗孔,透进幽幽的光线,使洞中的峭壁怪石若隐若现。山上横岭纵峰,沟桥岗壑,各自争奇。有棒槌山、罗汉山、双塔山等十大名山的缩影,更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还有仿米芾“宝晋斋”的[[园林]]布局。文津阁东为碑亭,四角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内竖石碑一座,通高5.34米,碑正面镌刻着乾隆题《文津阁记》,其余三面刻有乾隆作的3首诗。
<center>{{#iDisplay:n0708hq1pe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