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隐球菌病

移除 12 位元組, 3 年前
症状体征
1.皮肤黏膜隐球菌病 10%~15%的隐球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原发型较为少见,继发型多由系统性感染经上行播散而来。
# 皮肤损害:表现为丘疹、水泡、脓疱、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痤疮样脓疱]];皮下组织肿块、[[浸润性结节]]、[[脓肿]]、[[蜂窝组织炎]]、水痘样皮疹、疖肿样损害、紫斑、疣状增殖、溃疡等,无特征性,表面可覆以粘性渗出性薄膜(图1)
#
# 黏膜损害:常发生在软腭、[[硬腭]]、[[舌扁桃体]]、[[牙龈]]、[[鼻中隔]]或咽部、[[上颌窦]]等处。由血行播散而来,或自皮肤扩展引起。表现为结节、肉芽肿或慢性溃疡等。
# [[脑膜炎]]型:最常见。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体征,起病多较缓。开始可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度头痛、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以后头痛逐渐加重。少数也可开始即现剧烈头痛、高热,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较明显,锥体束征多较轻且出现较晚。
#
# [[脑膜腔炎]]型:除脑膜受累外,尚有脑实质受累,故称为隐球菌性脑膜脑炎。隐球菌可侵犯大脑、小脑、桥脑或延脑,因脑实质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脑灶性损害征象性癫痫发作等(图2)
#
# [[肉芽肿型]]:较少见,是新生隐球菌侵犯脑实质后形成的一种炎症性肉芽肿病变。好发于[[大脑]]、[[小脑]]和[[脑干]]的脊髓部位。位于脑实质内的肉芽肿,可表现为脑部占位性病变的症状体征。
8,0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