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中和墓

增加 12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陈中和墓 ''' 位于 [[ 台湾 ]][[ 高雄市 ]][[ 苓雅区 ]] ,于 [[ 民国 ]] 八十五年(1996年)8月27日公告为古迹。该墓为台湾 [[ 企业家 ]] 陈中和的墓地,不过灵柩已经迁葬到高雄市大社区的陈家墓园,原地则做为公园。
==沿革==
陈中和是出生于 [[ 清朝 ]] 末年的企业家,也曾在台湾日治时期担任过第一届的 [[ 高雄州 ]] 协议员。他于昭和五年(1930年)8月8日逝世,享年78岁,于该年12月20日葬于墓园所在的五块厝,并开始兴建墓园,于五年后(1935年)完工。后来陈中和灵柩迁葬后,该地成为公园。
1996年8月,陈中和墓公告为三级 [[ 古迹 ]]
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取消古迹三级分制。陈中和墓成为“直辖市定古迹”。
==建筑特色==
该墓园由棺圹、墓龟、墓山、墓手、墓埕、后土、半月池、石灯、金纸亭、石象等等部分所构成,除了墓前的日式石灯外,其他部分皆符合传统墓冢格局与风格。其设计者为蒋馨,石材的部分为青斗石与 [[ 花岗石 ]] 。其墓碑上刻有“钦加同知衔”,可能是陈中和在他27岁前往日本时,透过清廷驻日公使所捐的官衔。
陈中和墓碑前两侧阶梯状向外曲折伸出的矮墙内小外大,呈现环抱状,称为“宝城”,有“余荫子孙”之意。而在矮墙转折处所设之石柱上有石制瓜果,例如 [[ 佛手柑 ]] [[ 南瓜 ]] [[ 石榴 ]] 等,亦有寓意。而墓前两边对联为名人题字,更增添了此墓园的文史 [[ 艺术 ]] 价值。
==陈中和生平==
陈中和初期于同乡陈福谦先生在旗后开设的“顺和行” [[ 学习 ]] 贸易,后来陈中和凭借其经办业务的长才,出任“七十二行郊”总管家(总经理)。陈福谦辞世后,他更于1887年(光绪13年)自行创立“和兴行”。他早年便已于中国沿岸 [[ 福州 ]] [[ 厦门 ]] [[ 广州 ]] [[ 香港 ]] 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及尝试岛外输出作业,以扩展糖业市场。1873年( [[ 治12 治]]12 年),陈中和首度由旗后押运450吨红糖赴日本横滨;回航时,再载运布匹、 [[ 石油 ]] [[ 日用品 ]] 等返台贩卖,从此确立贸易方向。“和兴行”成立后,在打狗(今台湾高雄)、香港、 [[ 横滨 ]] 三地经商,累积不少财富。
在1925年,因为“新兴制糖会社”的扩展而要求辖下 [[ 佃农 ]] 交还 [[ 土地 ]] ,而引起了黄石顺领导的佃农团体与简吉所领导的凤山农民组合反抗。其 [[ 家族 ]] 后代至今仍然拥有高雄市区的许多 [[ 土地 ]]
陈中和于1930年(昭和5年)病逝,享寿七十七岁,同年12月20日葬于墓园所在的五块厝。
 
==参考文献==
246,4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