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力如

增加 11,5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曹力如| 圖像 = [[File:曹力如6.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bf273b7b9dc30cb5.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02年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崇本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曹力如'''(cao li ru)(1902~1949)原名崇本。 [[ 陕西 ]] 保安(今志丹)人。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被任命为新疆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赴任前于12月8日在 [[ 西安 ]] 灞桥因车祸逝世 == 人物生平 ==刘志丹的同窗 16岁到永宁镇县立高小读书,和[[刘志丹]]同窗。1920年7月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学习刻苦,受到教师魏野畴器重,在为魏抄写《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译稿中,受到教益。他和刘志丹团结榆中师生,利用说理、办刊物、罢课等形式同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等斗争,被反动势力诬蔑为"罪魁" 。 曾任杨虎城部炮兵营中尉文书 1925年春赴北京国民军第二军无线电讲习所学习。次年4月回陕,在三原杨虎城部炮兵营当中尉文书。11月,西安城解围后,经魏野畴推荐,和张汉民、吴岱峰一起进入军事政治队,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到杨虎城部工作,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政治处科长、代理处长,是中共在十军的支部书记。第十军参加北伐在陇海路东段与直鲁联军作战后,转赴皖北太和等地休整,曹任二师政治处处长。[[冯玉祥]]附蒋反共后,[[杨虎城]]继续与共产党合作,先后将在陕西等地无法立足的中共党员魏野畴、 蒋听松等安插到十军,曹都热情接待,为其精心安排工作。1928年2月,随着[[杨虎城]]被特务相逼去了南京,代理十军军务的孙蔚如将中共皖北特委书记南汉宸送出太和,皖北形势急转直下。 在皖北阜阳举行暴动任赤卫队大队长 为了抓紧进行武装起义,2月9日召开皖北特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北临时特委,曹被选为临时特委委员,任临时特委秘书长,协助临时特委书记魏野畴部署武装起义。4月9日在皖北阜阳举行暴动,曹任[[赤卫队]]大队长。10日,皖北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曹任政府秘书长。暴动失败后,他机智脱险,先后到开封、西安寻找中共组织未果,不得已返回陕北。秋,与组织渭华起义,失败后回到陕北的刘志丹在甘泉县下寺湾巧遇,决心重新开展武装斗争。次日与刘一起回保安,拜见他们的老师、保安县县长崔焕九。曹被崔推荐担任县教育局督学和县立高小校长。刘、曹在曹的家乡吊坪村和谢子长秘密开会,决定通过合法斗争夺取县民团,并派人到甘肃开展兵运工作。 协助刘志丹在庆阳三道川组建武装 不久,通过竞选,刘志丹担任了县民团团总,曹是副团总,协助刘志丹在庆阳三道川组建武装,并智取太白镇民团。1931年春,因购买武器的密信被国民党当局发现,曹被押往榆林关押。他受尽严刑拷打,手指骨被打碎,仍坚贞不屈,通过榆中学生曹士荣和中共陕北特委取得联络,接受中共组织指示和经费补助,开展狱中斗争。1934年冬,曹乘敌军换防之机,用巴豆涂肿颈部,几天不吃饭,昏昏迷迷,敌人以为他快要死了,准许保外就医。回家乡养伤时,又冒着生命危险入金鼎山寨,说服民团归降。1935年7月,曹到中共陕甘边特委印刷厂工作。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陕甘省委恢复了他的中共组织关系,并任命他为省委秘书长。1936年夏陕甘省委撤销,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军工委下属的中共陕甘工委,曹任工委军事部部长,指挥两个独立营和十支游击队,在洛河川坚持游击战争,摧毁敌人两个据点,消灭敌人两个营,还完成了扩大红军、征粮、争取东北军等任务。西安事变后,陕甘工委撤销,曹任中共志丹县委书记。他模范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该县成为边区先进县。 == 经历 ==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陕北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曹被任命为专员。两个月后调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组织部任科长, 1938年1月又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兼审计处处长。在1939年初召开的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曹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常委,仍任秘书长兼审计处处长。在工作中,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边区工作的指示,协助林伯渠、高自立等处理边区政务,为巩固和建设陕甘宁边区做出了贡献。 == 任职情况 ==1941年8月, 曹被任命为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副专员,在王震专员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三制]]"原则,与开明绅士李鼎铭、安文钦、霍子乐、刘杰三、霍祝三等建立了朋友关系,广泛听取参议员和政府委员的意见,推动各项工作;还发动绥德人民帮助驻军三五九旅纺毛线2万斤, 慰劳河防将士,为坚持抗战、保卫边区做出了贡献。 1943年1月,曹调任新成立的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和延属军分区司令员王震、中共延属地委书记张邦英一起,认真贯彻《[[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他三次赴榆林做统战工作,与邓宝珊、左协中等人建立了联系,曾到甘肃固原邀请杜斌丞到边区参政,并做过高桂滋的思想转化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曹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犯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西北局机关转战陕北。为领导边区地方工作并保证军队的粮草被服供应,中央西北局成立以马明方为书记的后方委员会,曹参加后委,坚持做好后方各项工作。战局紧张时,他和王维舟、周兴等根据中共中央部署,率领后方机关和家属队伍从另一条路线撤退,制造假象,迷惑敌人,起到了保卫中共中央的作用。1948年初,曹兼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4月,延安光复。5月,西北局统战部改称城工部,曹仍兼副部长。1949年5月6日,曹协助西北军区政委[[习仲勋]]与国民党军第二十二军代表在延安开始和平谈判。不久,曹又被任命为西北军区全权代表, 和朱侠夫、张汉武、罗明、董英等人于5月22日抵达榆林,继续同二十二军谈判, 在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击败敌特破坏,达成榆林和平解放协议。5月29日,曹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读了整编命令。6月1日,曹与张达志、朱侠夫、吴岱峰等,率领人民解放军榆林前线部队进入榆林城。榆林解放后,曹任榆林军管会主任。他领导整编军队,消灭匪特,整顿金融市场,解决粮荒,恢复生产,组建地毯厂、制革厂,修建榆阳大渡槽,修通小西门水门洞,为榆林以后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 个人小传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时放牧5年。1918年起先后就读于本县永宁山高小、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等影响下,思想趋向进步,和刘志丹等开展学生运动。1925年春到北平国民军第二军无线电讲习所学习。1926年4月回陕西,任杨虎城炮兵营中尉文书,后进入军事政治队学习。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 27年春起任杨虎城部国民军第十军政治处组织科科长、代理处长,第二师政治处处长等职。党内职务为党支部书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担任第十军特派员,推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在该军共产党员身份暴露、蒋介石派人"清党"时,保护了近百名共产党员。1928年2月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 委员兼秘书长,协助特委书记魏野畴筹划和发动皖北土地革命。1928年4月皖北起义后,任皖北赤卫队大队长。10月任皖北苏维埃政府和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起义失败后,辗转开封、西安寻找党组织,与刘志丹返回陕北,开展陕甘地区的武装斗争。曾担任县高小校长、保安县民团副团总、团总等职,掩护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成立中共党支部,将保安县民团逐渐改造、编组成革命武装,协助刘志丹在甘肃省庆阳三道川组建武装,智取太白镇民团。1931年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榆林监狱遭受[[酷刑]],领导成立监狱中共临时支部,并设法与中共陕北特委取得联系,开展狱中斗争。1934年冬以病重保外就医。出狱后继续开展革命工作,扩大赤安县苏区。同时开办夜校,组织青年学习,培养革命干部。后在中共陕甘边特委印刷厂工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共陕甘省委文书、秘书。同年11月至1936年5月任中共陕甘省委执行委员、秘书长,配合红军东征、西征。1936年夏至冬任中共陕甘工委军事部部长、[[陕甘南路军指挥部总指挥]]、洛河川独立团团长,领导游击战争,配合了主力红军。1937年1月至7月任中共志丹(赤安)县委书记。7月至9月任陕甘宁边区陕北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组织科科长。9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秘书。1938年1月至1940年10月任边区政府秘书长、审计处处长。1938年1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审干委员会委员。1939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当选为边区政府委员,同月至1940年9月任边区法制委员会委员。1940年9月至1941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常务委员。1941年11月起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副厅长兼边区财经处处长、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12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生产委员会委员,组织大生产运动。1941年8月至1943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绥德专署副专员。与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军长左协中等建立联系,开展对国民党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等人的 统一战线工作。1943年1月至1946年5月任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中共延属地委委员、常委。1943年2月至1944年11月兼任延安市市长。1943年6月起任西北局研究各地财经机关统一领导委员会成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1946年4月至1949年4月任中共中 央西北局副秘书长、陕甘宁参议会常驻议员(至1949年9月)。1947年3月任七人组成的党的后方委员会委员,与王维舟、杨静仁等率后方机关另路撤退,迷惑了敌人,起了保卫党中央的作用。1948年初至5月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同年5月至1949年4月兼任西北局城工部副部长。1949年5月至12月任中共陕北区委常务委员、陕北区行政公署主任兼党组书记(至同年6月)。参与和平解放榆林的谈判,旋任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全权代表,促使国民党第二十二军将领迅速达成榆林[[和平解放]]协议。1949年6月至8月任西北军区榆林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949年12月8日在调赴新疆途中,在西安灞桥因车祸遇难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曹力如的大女儿曹东林,从国防科工委退休,现住在北京,有一儿一女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