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将军澳线

增加 5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将军澳线.jpeg|有框|右|<big> 将军澳线</big>[https://www.hyd.gov.hk/tc/road_and_railway/existing/railway_network/tkol/images/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www.hyd.gov.hk/tc/road_and_railway/existing/railway_network/tkol/index.html 来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的图片]]]
''' 将军澳线 ''' (英语: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铁营运的铁路线之一,连接 [[ 香港岛 ]] 东区北角的 [[ 北角站 ]] ,与 [[ 新界 ]] 西贡区将军澳的宝琳站和康城站之间,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路线大部分车站位处将军澳新市镇,因而得名。
将军澳线在路线图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车站 [[ 月台 ]] 都延续了港岛线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铁 [[ 建筑师 ]] 区杰棠题写的大型毛笔字站名作为墙壁装饰。
==概述==
该线北角至宝琳的路段于2002年8月通车,将军澳与康城的支线于2009年7月通车。
将军澳线全长12.3公里,目前共有8个车站,当中4个(北角站、 [[ 鲗鱼涌站 ]] 、油塘站及调景岭站)为换乘站,将军澳站则是往来宝琳站、坑口站及康城站的换乘站。本线除了康城站与百胜角隧道之间拥有两小段露天路段之外,其余路段皆为密封的隧道;除了油塘站为半 [[ 地面车站 ]] ,宝琳站及康城站为地面车站外,其余均为地底车站。
本线是继荃湾线(1982年通车)和东涌线(1998年通车)之后,第三条连接新界地区的原地铁路线;也是2007年两铁合并前, [[ 地铁 ]] 最后一条落成的主要路线。
==乘客量==
作为过海路线,由于将军澳线能与 [[ 观塘线 ]] [[ 港岛线 ]] 直接转乘,连接港岛东太古坊和九龙东的两大新兴商业区,前往过海客量庞大,加上在主要服务范围——将军澳新市镇而言,将军澳线无疑是前往市区(尤其是香港岛)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因而吸纳大量区内居民乘搭,甚至在将军澳区造成交通垄断,导致将军澳线在繁忙时段经常要等1-2班列车。
根据港铁向 [[ 香港立法会 ]] 提交的文件披露,将军澳线最繁忙时段载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102%及97%(以车厢每平方米站立4人计算),最繁忙路段在油塘站至鲗鱼涌站之间。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