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可·波罗

增加 1,99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teTA
|T = zh-cn:马可·波罗; zh-hk:馬可孛羅; zh-tw:馬可波羅;
|1 = zh-hans:教皇; zh-hant:教宗;
}}
 
{{Infobox person
|name = 马可·波罗
|image = Marco_Polo_portrait.jpg|caption = [[File: 马可 · 波罗 的肖像{{NoteTag.jpg| 缩略 的确切的来源不清楚,但这幅肖像最早见于[[罗马]] 的Gallery of Monsignor Badia的16世纪油画。题词为:''Marcus Polus venetus totius orbis et Indie peregrator primus''。}}
|birth_date = 公元1254年9月15日
|birth_place = 威尼斯共和國
|parents = 母亲:Nicole Anna Defuseh<br />父亲:[[Niccolò Polo]]
}}
[[File:Route of Marco Polo.png|350px|thumb|马可·波罗出使中国元朝的旅行]]
'''马可·波罗'''(Marco Polo,{{bd|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据《马可·波罗游记》,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马可·波罗游记》(由其狱友[[鲁斯蒂谦]]写出)。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但其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在中西方史学界尚存有一定争议,而且争议双方都不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来过或者未来过中国。
==东方之行==《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尽管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存在有一些漏洞和谬误,以至于有些人藉此草率地认为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为纯粹的杜撰,照《马可·波罗游记》根本到不了中国,但是不能否认这个传奇人物及其作品在史学界、文学界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Ramusio)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119种各种文字的版本。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马可·波罗游记》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ref>[https://blog.boxun.com/hero/201712/xxj/16_1.shtml 马可波罗游记是十字军东征的挽歌]</ref> 元朝时,中外交往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马可·波罗行纪》 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 注释 参考文献 =={{Notefootreflist}}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