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雨岑

增加 26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big>刘雨岑</big>'''(1904年一1969年),男,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城”,斋名“觉庵”,别号“澹湖鱼”,六旬后号巧翁。斋名觉盒、饮冰。 [[ 安徽 ]] 太平(今 [[ 黄山市 ]] 黄山区)人,珠山八友瓷板画大师之一,擅长陶瓷粉彩花鸟。早年受华喦的绘画艺术影响,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罗山人的绘画艺术精髓,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 生平介绍 ==
<p style="text-indent:2em;">
祖籍安徽省太平县,出生于 [[ 江西省 ]] 鄱阳县。因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徽激战,祖父辈从安徽省太平县逃难到江西,其父刘海清出生在鄱阳,是一个以打造铜器为生的铜匠。在鄱阳县城,年幼的刘雨岑受邻近一家裱画店的影响,从观画到习画,遂拜波阳知名画家潘勾字(一说为潘陶宇)学艺,为其后到 [[ 景德镇 ]]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1922年刘雨岑离波阳到景德镇发展,结识了陶瓷世家朱受之的女儿朱秋霞并与之结婚。秋霞女士自幼从父学画瓷像,与刘雨岑婚后亦绘瓷像,渐在刘雨岑指导下改画花鸟走兽等瓷艺作品。刘雨岑岳父朱受之,与当时景德镇绘瓷大家王琦交往甚密,王琦对崭露头角又谦虚好学的刘雨岑十分欣赏,自己膝下无儿,遂将刘雨岑收为义子,这就是“珠山八友”中传为佳话的“父子一对”。在此前后,刘雨岑还协助 [[ 王琦 ]] 创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和“月圆会”。<ref>[http://collection.jiaodong.net/system/2012/05/11/010014223.shtml 珠山八友—刘雨岑简介,胶东在线网 2012-05-14]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年轻时代的陶瓷艺术作品极其工细, 以工笔手法绘出的《雄鸡》《蝉》等花鸟草虫类瓷板画,画工精美,栩栩如生。中年以后学习吸收 [[ 恽南田 ]] [[ 任伯年 ]] 等国画家没骨法兼工带写的技艺,所绘花鸟布局简洁,设色清雅,甜润华滋。香港艺术馆馆长朱锦鸾先生曾撰文评价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为“简洁利落,令人难忘”。刘雨岑瓷板画受潘勾宇的影响颇深,二者同属南宋花鸟画中“折枝技法”,皆善于“捕捉自然界里永恒的一刹那时空,把真、善、美凝结成画”
<p style="text-indent:2em;">
1954年,刘雨岑就职于“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前身——“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担任艺术室副主任,曾赴北京参加首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大会,赴名山大川及全国各产瓷区和博物馆参观、考察、写生,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襟,并获得与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等大师切磋技艺的机会。林风眠、唐云、朱屺赡、王个蓉等大家,应邀来景德镇时特拜会刘雨岑。刘雨岑与潘天寿堪称莫逆之交,两人书信往还甚密。为表达对潘天寿的敬慕之情,刘雨岑令善绘瓷像的夫人朱秋霞,亲手绘潘天寿瓷板像赠送作纪念, [[ 潘天寿 ]] 亦对刘雨岑之子 [[ 刘平 ]] 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多方予以指导和帮助。与艺术大师们的接触、交往,使他的创作热情高涨,技艺日臻纯熟。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300">
<p style="text-indent:2em;">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刘雨岑艺术上的高峰期,他设计出的数十种日用瓷画面,被大量复制生产;绘制的陈设瓷作品,屡屡被《景德镇瓷器选集》、《中国陶瓷·景德镇彩绘瓷器》(中日合刊)等大型画册和全国多种报刊选载。1959年,刘雨岑荣膺陶瓷美术家称号并被吸收为中国 [[ 美术家 ]] 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景德镇陶瓷美协主席,江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他在60岁生日时,取号巧翁,希望能活过77岁,再图技艺变法,为陶瓷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可惜这耿耿痴心,毁于文化大革命那场灾难中。l969年,刘雨岑于批斗中精神失常、脑溢血突发辞世,时年65岁。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4/4ig7c2peao.html 刘雨岑,名人简历]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雨岑的瓷画在取材、构图、设色上别具一格,把文人画风吸收进 [[ 陶瓷 ]] 艺术领域,整个作品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陶瓷艺术作品从晚清陶瓷装饰的烦琐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艺术品。特别是刘雨岑在粉彩技法上的革故鼎新,创立“水点技法”,直接用“玻璃白”点出花朵形象,然后以含色料的水笔加以点染,色彩浓淡自如,花头更显活泼自然,在粉彩花鸟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技法的创立,不仅是工艺技巧的创新,而且对粉彩花鸟艺术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即中国写意画扎实的功底,与粉彩陶瓷工艺技巧相结合的创新。对吸收任伯年、恽南田、新罗山人的清新画风来绘制粉彩陶瓷作品,“水点法”功不可没。他创研绘制的“黑叶描金牡丹瓶”、“黑叶描金四季瓷盘”、“黄雀薄胎瓷瓶”等瓷艺作品,有的参加了1 6国陶瓷展览,有的为 [[ 故宫博物院 ]] 收藏。<ref>[http://collection.jiaodong.net/system/2012/05/11/010014223.shtml 珠山八友—刘雨岑简介,胶东在线网 2012-05-14]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 [[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 ”荣誉称号。
== 艺术风格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雨岑创立了“水点桃花”技法,画花时用含有色料的水笔,依次点染在相应大小的“玻璃白”底色上,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刘雨岑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任伯年的笔墨技巧,他娴熟地运用粉彩彩料,掌握油性特点,在坚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韵致。他在文中写道:“记得过去,我在瓷上表现桃花时,由于对料性掌握得不够,以玻璃白掺染洋红点出桃花,烧后成色发乌,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采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红点出的办法,才得出国画 [[ 桃花 ]] 的效果来。由此可见,要用祖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画,来装饰最具有优良传统的瓷器,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作为陶瓷美术工作者,除了要对料性、对瓷画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之外,还必须熟谙国画用墨用色的技法。刘氏画桃花风格独特,技巧孤绝,是鉴别其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ref>[https://www.sohu.com/a/318927683_488411 刘雨岑瓷画鉴赏及艺术风格 ,搜狐网 2019-06-05 ] </ref>
== 影响 ==
[[File:粉彩花鸟茶壸.jpg | thumb | 300px | 左 |粉彩花鸟茶壸 <br>[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1531/ori-20160804184212-888165594.jpg/0 原圖鏈接]]]
<p style="text-indent:2em;">
建国前,刘雨岑先后在“浮梁县立陶业学校”、“珠山国瓷艺专”、“东方艺专”等校任教,教授 [[ 中国画 ]] 和陶瓷艺术。其培养的 [[ 王恩怀 ]] [[ 徐亚凤 ]] [[ 詹铁成 ]] 等众多弟子,大多数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对景德镇的艺术青年,他亦关怀备至。刘雨岑陶瓷花卉的小写意画法, 影响了一代代艺术青年。当今景德镇陶瓷人物画大师级的画家 [[ 王隆夫 ]] ,曾慕名向刘雨岑学花鸟,刘雨岑亦不吝赐教,除夕夜摆开桌子,即席教画花鸟,以后常教画不辍,这对年龄相隔30余岁的艺术家终成忘年交。刘雨岑对所有的艺术青年皆关爱有加,对年轻人尚不成熟的作品,他总是先多方热情鼓励,再指出不足。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雨岑去世后,其子刘平于1 975年以“水点桃花”技法设计了著名的“7501”瓷,即1 975年生产的第一号任务瓷,被海内外收藏家争相收藏,并视为“最后的 [[ 官窑 ]] ”瓷。计有餐具、茶具、烟具,分釉上釉下两种,釉上水点桃花、釉下梅花。烧制时窑温控制恰到好处,既要有成熟的窑炉技术,又要有耐高温颜料。7501瓷呈送中南海后,-再度会见基辛格时,以茶代酒与之碰杯,即使用了“7501”茶具。
== 作品欣赏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 粉彩绶带鸟横瓷板.jpg| 粉彩绶带鸟横瓷板 [http://paimai.69ys.com/pre/detail/85411 原圖鏈接]
File:丹凤乾阳瓷板.jpg|丹凤乾阳瓷板 [http://image.cnpp.cn/upload/images/20170722/1500701520_22712_5.jpg 原圖鏈接]
File:花鸟瓷板画1.jpg|花鸟瓷板画 [http://www.hlnmg.com/e/data/ecmseditor/ueditor/php/upload/89871470903696.jpg 原圖鏈接]
File:花鸟瓷板画.jpg|花鸟瓷板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03/6533de136b404fd19c76aac3c229f538.jpeg 原圖鏈接]
File:刘雨岑作品2.jpg|刘雨岑作品2[http://product.qihuiwang.com/48426427.html 原圖鏈接]
File: 粉彩绶带鸟横瓷板.jpg| 粉彩绶带鸟横瓷板 [http://paimai.69ys.com/pre/detail/85411 原圖鏈接]
 
</gallery>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雨岑用水点技法,设计了大量的高档日用陶瓷。20世纪50年代末,他给轻工部陶瓷研究所附属工厂设计的“水点桃花”茶具、餐具,进入了 [[ 钓鱼台 ]] 国宾馆,成为接待外国 [[ 元首 ]] 的用瓷。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如雨后春笋,几十个驻外使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如雨后春笋,几十个驻外使馆业已建立。鉴于使馆的装饰、日用瓷皆国民党时代留下的日、英、德的产品,为加强民族自豪感,驻外使馆纷纷向外交部提出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瓷器替换外国瓷。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亲自到景德镇选瓷充实各驻外使馆,成立了以刘雨岑为首的设计组,从器型到画面进行全新设计,最终选定刘雨岑设计的多瓣、重瓣,以艳丽色彩象征春天的“碧桃花”投入批量生产。
<p style="text-indent:2em;">
4,0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