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分工

增加 2,3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社會分工論》(法語: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為法國社會學家愛米爾·塗爾幹的博士論文,該著作於1893年出版,是社會學的重要著作。
**在《社會分工論》裡,塗爾幹認為只有社會成員間存在一定的向心力,即“團結”(或稱“連帶”),作為成員集合體的社會才能存在。他進一步將社會團結分成“機械”與“有機”二種。
==《社會分工論》的觀點認知==*(作者)塗爾幹將社會形容為一個有機的連帶體,職業填補國家與個體間遙遠的距離。**每種職業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個人、職業及社會具有環環相扣的特性,彼此間互相依賴。**個人意識到群體性的責任感,此種使命式的責任感與社會道德規範有不可分的連帶性,而道德規範的影響力遠超過法律。*塗爾幹進一步闡述在現代社會中,教育與道德規範及職業分工的關聯性,為了在社會變遷中求生存,它一直進行本身結構性的調整,因此一個工業化的社會,需要專門化的技術來完成各種不同的工作。**對塗爾幹 (Durkheim, 1956) 而言,教育提供社會分工的主要途徑,各階段的教育正提供這樣的人力素質需求,教育打破傳統封建社會的地位與職業分配。**現代教育體系必需確保永久的價值與行為規條,以配合社會分工體系所需的行為自主性。**透過教育,年輕人的行為可不再受宰制於,本能的衝動或個人的私利、慾望,所以教育是使社會朝向更文明的最主要基本要素。*塗爾幹社會分工的觀點,戴維斯與莫爾 (Davis and Moore, 1966) 指出職業的階層系統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它提供社會所需的重大功能。**各職業提供社會所需的特殊服務,就維持社會的運作而言,重要性卻有大小之分。某些職業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務,是其它職業所不及的而且更為重要。**重要的職業需要較複雜的知識,所以並非所有的人皆可勝任,而只有少數人在一定期間的訓練後才得以勝任。**這些職業的重要性,必須嚴格篩選他們的從業人員,必須給他們相當的空間,以利於運用專業的知識。提供更多的誘因更高的薪資報酬、社會地位與聲望, 需要特別的才能或訓練。<ref name="教育大市集">{{cite web |url=http://163.28.10.78/content/primary/society/ks_ck/lotus/a1.htm | title= 教育的功能 - 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教育大市集 | author=姜添輝 | accessdate=2020-07-15}}</ref>==参考來源=={{Reflist}} [[File:社會分工.jpg | thumb | 300px | 社會分工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