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肯尼亚山

增加 12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中部赤道线上,北距 [[ 内罗毕 ]] 约230公里。
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
从中央高峰呈放射状延伸的山脉为7条大山谷分隔。山坡上的溪流与沼泽源于几条正在后退的小冰川,其中最大的是刘易斯(Lewis)和廷德尔(Tyndall)。
所有溪流的特色是呈明显的放射状流向,但最终皆注入 [[ 塔纳河]](Tana River)或 [[ 埃瓦索恩吉罗河]](Ewaso Ngiro River)。
==地理环境==
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山顶终年积雪,并有15条冰川伸延到4300米处。海拔1500─3500米多密林。
2000米以下多种植园,在火山岩发育的肥沃土壤上种植咖啡、 [[ 剑麻 ]] 、香蕉等。
连同周围地区辟为国家公园。
较干燥的西部和北部两侧以雪松和罗汉松最多。森林上缘──海拔约2,400公尺(8,000呎)以上──竹林遍布,但随著海拔愈高,竹林高度明显递减,最后没入继起的高大帚石楠区。
在过渡地带(海拔3,400~3,700公尺〔11,000~12,000呎〕)之上即俗称的高沼地,是罕见的非洲高山植被带。再来就是 [[ 苔藓 ]] [[ 地衣 ]] ,往上生长到海拔4,600公尺(15,000呎)左右。再往上就只有光秃秃的岩石、冰川和其他冰雪覆盖的地区了。
肯亚山国家公园(1949年成立)占地718平方公里(277平方哩),涵盖肯亚山大部分海拔较低的边缘地区。
公园及其四周有多种大型动物,包括象、水牛、 [[ 黑犀牛 ]] 和豹。
一些濒危和稀有物种,如 [[ 桑尼鹿]](sunni buck)和 [[ 白化斑马]](albino zebra)也分布在那里。
基库尤人(Kikuyu)以及和他们有亲缘关系的恩布人(Embu)、梅鲁人(Meru)在低海拔的肥沃山坡上开垦。
1949年建立国家公园。1978年4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的一个生态保护区,从此得到国际公认。成立国家公园前已经是森林保护区。
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f>[http://travel.mipang.com/7976/ 肯尼亚山旅游攻略 ],米胖旅游网, </ref>
肯尼亚山由间歇性火山喷发形成。整个山脉被辐射状伸展开去的沟谷深深切开。
10,5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