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候晓

增加 3,94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侯晓.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image.ssl.qhmsgso.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view?q=%E5%80%99%E6%99%9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4%BE%AF%E6%99%9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a9381078f12a3ab11d93d48d9df0ef2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5edcfd5d18a78e8534fa94fe7cf901fb&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baike3g.so163.com/docnews/article/7727243-8001338FCI7PKF005169FIR.html 图片来源网易]]]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63年11月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C罗续玩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Category:科学家]]
''' 侯晓 ''' ,1963年11月出生于 [[ 陕西省 ]][[ 岐山县 ]]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 <ref>[http://www.spacechina.com/n25/n2014703/n2014718/n2014752/c2017770/content.html 侯晓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2016-01-12</ref>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45460775.html 侯晓 ],中国工程院</ref>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5月11日,侯晓在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被选举为陕西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侯晓长期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主持了国防关键军用新材料芳纶Ⅲ系列纤维研制和应用研究,为中国战略导弹发动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5日11日,侯晓受聘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 <ref>[http://sae.bit.edu.cn/xyxw/178524.htm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受聘为北理工宇航学院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 2020-05-12</ref>。 ==个人简介==侯晓(1963.10.08-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宇航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是我国培养的第一名固体发动机专业的工学博士,固体火箭推进技术专家。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型号高能固体发动机、第一个水下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第一个大型Ⅰ级高压强发动机,主持了国防关键军用新材料芳纶Ⅲ系列纤维研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战略导弹发动机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职期间,发表论文七十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及以上11项,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f>[http://ysg.ckcest.cn/html/details/6042/index.html 侯晓院士 ],中国院士管</ref> 。 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同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8年被聘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1年晋升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和2003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ref>[https://www.maigoo.com/mingren/20692.html 侯晓-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介绍 ],MAIGOO人物</ref> ,同时被授予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2003年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45460775.html 侯晓 ],中国工程院</ref>。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9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博士,从 [[ 西北工业大学 ]] 毕业来到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
2000年至今,任航天四院科技委常委、某型号副总设计师兼固体发动机设计师,现任航天四院副院长。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5日11日,侯晓受聘为 [[ 北京理工大学 ]] 宇航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获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及以上11项 <ref>[http://weixin.info.bit.edu.cn/item/wechatShow/33294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受聘为北理工宇航学院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 2020-05-12</ref>
===荣誉表彰===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同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8年被聘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1年晋升为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和2003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同时被授予省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2003年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院41所是侯晓走入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他深知,社会实践是人生最为丰富的课堂。在41所工作的近10年中,侯晓涉足了众多领域:从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到民品市场的艰难摸索,从喷管设计研究到质量管理,信奉干什么就要像一回事的侯晓,凭着自身广博的学识和善学肯钻的作风,每到一岗位,都能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得扎实而又出色。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候晓院士2.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0%99%E6%99%9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4%BE%AF%E6%99%9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a9381078f12a3ab11d93d48d9df0ef2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e7ed8c16dfec49cd4c381e16d30319fa&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5-12/08/content_3051893.htm 图片来源西安新闻网]]]| 图像说明 = 候晓院士}}
侯晓说话纤声细语,举止文质彬彬,眼镜后面总是闪烁着智慧之光。就是这位文弱书生样子的火箭专家,在科研上却敢与外强争高下,敢向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在41所担任研究室主任时,他在主持喷管设计的同时,自己分析、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主动,弥补了因新老交替而出现的断层。他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结合型号研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分离流动、斜切喷管流动计算等问题。对高空喷管地面试验中的分离部位进行了预示并计算了出口参数,解决了研制的急需。作为某课题的负责人,侯晓始终将目光瞄准技术前沿,以赶超先进的勇气,组织解决了可抛式延伸喷管、轻质小力矩柔性接头、喷管设计规范等多个子项目的关键问题,为大幅度降低我国大型喷管的自身重量,提高我国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几年的工作异常紧张而辛苦,除了繁重的技术和行政工作外,他承担的硕士、博士的教学也是满负荷。他培养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五人。双肩满挑两副重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的四院精神是他永恒的信念和力量的源泉。因此,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差不多总是凌晨一两点后才休息。因而十多年来他始终是那么瘦削。但也有例外,当首飞试验成功之后,他紧绷的心才松弛了,轻松愉快地吃得香睡得好。不到一个月,他的体重竟然长了5斤,打破了十多年来体重未变的纪录。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候晓院士.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80%99%E6%99%9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4%BE%AF%E6%99%9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a9381078f12a3ab11d93d48d9df0ef2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9ac9d9d23ae31b18fb7d143e1c7aa02f&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FCI7PKF005169FIR.html 图片来源网易]]]| 图像说明 = 候晓院士}}
效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才华。侯晓快人快语,步履匆匆,以忘我的工作节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设计、研制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在侯晓为航天固体事业不懈追求、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情的同时,荣誉和掌声也悄然而至,1995年,侯晓被评为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受聘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00年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被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他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