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琉球语

增加 10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琉球语.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img.51wendang.com/pic/b7c3e17321daf40c3a81b825/4-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51wendang.com/doc/b7c3e17321daf40c3a81b825/4 来自 360无忧文档 的图片]]]
''' 琉球语 ''' [[ 冲绳语 ]] :ルーチューグチ),又称琉球方言,琉球人有时则以岛语(島言葉・しまくとぅば[2])称之,属日本琉球语系,分布在 [[ 冲绳县 ]] [[ 鹿儿岛 ]] 县奄美群岛,是对琉球群岛(包括 [[ 奄美群岛 ]] [[ 冲绳群岛 ]] )一系列本土语言的统称。
琉球语是 [[ 琉球人 ]] (包括奄美群岛及冲绳群岛)的语言,又被简称冲绳语。但事实上冲绳语和琉球语是两个概念[1] 。琉球语包括奄美弁、国头弁、首里弁(冲绳弁)、宫古弁、与那国弁、八重山方言等。关于琉球语的起源众说纷纭,二十世纪之后 [[ 语言学 ]] 界相对一致的说法是,南琉球和北琉球语言有着不同的起源。奄美弁、国头弁、首里弁(冲绳弁)被称为北琉球语。[2]
琉球语中的北琉球语与 [[ 日语 ]] 有近似关系,部分词汇受到 [[ 汉语 ]][[ 闽语 ]] ,尤其是福州官话的影响,琉球国外交时官方文字为汉字。琉球语可以分为不同的方言,南北地域的差异会影响互通,南琉球地区的语言更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 [[ 语言 ]]
2009年2月19日,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列出了世界上2500多种濒危语言,中央冲绳方言、国头方言、宫古方言、八重山方言和与那国方言都被列入其中。教科文组织认为将它们列为日语的一种方言是不妥当的。冲绳县参议员糸数庆子因此提议将它们的官方称呼从方言改为语言,但日本政府认为这在一时间是很难办到的。
==历史==
中国最早记载琉球语言文字的是《使琉球录夷语夷字附》参见:琉球的语言和文字可分为两个系统。琉球语言分为南北两个大系,北方系与日本 [[ 九州 ]] 方言博多弁互通,亦与日本西部方言同属一个体系。而南方系语言偏向南岛语系,为独立的一支。琉球官方语言首里弁和那霸弁属于北方琉球语,与日本本土人进行 [[ 贸易 ]] 时皆能互通。同时为了外交,琉球人亦学习汉语。
琉球文字分为日文表音和汉字表音两种。日文表音即日文假名,还有部分是琉球文字自身的假名符号。[3]
[[ 东亚 ]] 的其他国家一样,汉字为琉球国外交时使用的文字,在琉球国官方文字里通常出现的是日式汉字和日文的平假名。在与中国、朝鲜、越南的外交往来中皆使用汉字。琉球人的 [[ 石碑 ]] 碑文以及士族的家谱,也使用汉字和日文假名记载。与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翻译)一职非常重要。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 [[ 北京 ]] [[ 国子监 ]] 以及 [[ 福州 ]] 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汉语这门外语。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 [[ 学习 ]] 的汉语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 [[ 福州话 ]] 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的官话”。早期,琉球国在外交场合和官方文书上皆使用汉字。除了汉字之外,琉球亦拥有假名符号和自创的字,即“球字”。
在明清时代,琉球国不断向南京和北京的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派遣留学生学习语言。根据对留存下来的琉球人使用的官话课本的研究显示,琉球人所学习的汉语在语音上受到了闽语,尤其是福州话的影响,严格地说是“福州官话”。早期,琉球国在外交场合和外交官方文书上皆使用汉语。除了 [[ 汉字 ]] 之外,琉球亦拥有自创的字,即所谓的“球字”。
琉球语亦有不同的方言,而方言之间的差异大概相当于 [[ 法语 ]] [[ 意大利语 ]] 之间的差异。昔日的琉球国亦为汉字文化圈一员,当时琉球群岛的上层人士亦用汉文记事书文,而下层百姓则使用一种象形文字,琉球人的石碑碑文以及 [[ 士族 ]] 的家谱,也使用汉字记载。
琉球语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和日语不同的语言,但在日本国内则一般被认为是日语的方言。1980年以后语言学界相对一致的说法是,南琉球和北琉球语言有着不同的起源。在冲绳,正式场合一般使用日语,而在民间则有些人使用带有琉球语口音的 [[ 日语 ]] ——冲绳日语。
27,2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