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达墓

增加 8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徐达墓 ''' 位于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太平门外板仓街192号,为明代开国功臣之首、中山王徐达的墓葬。 [[ 徐达 ]] 逝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即紫金山)之阴。徐达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与明孝陵一起成为 [[ 世界文化遗产 ]] ,2006年5月与其他明初功臣墓一并与明孝陵合并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
徐达墓坐北朝南,位于钟山北麓。神道入口处立有1984年按原来形制复制的“明中山王神道”牌坊,神道长约300米,两侧成对依次分列牵马侍从、石羊、石虎、武士、文臣等明代石刻各1对。神道上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是 [[明朝| 明代 ]] 功臣墓中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碑通高8.95米、宽2.2米、厚0.70米,其高度是明初功臣墓碑中最高的,甚至超过 [[ 明太祖 ]] 孝陵的神功圣德碑。神道碑顶部是 [[ 浮雕 ]] [[ 云龙 纹]] 碑额,篆书“御制中山王神道碑”。中部碑身刻有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共28行,约1716字,碑文标有句读,在古碑中极为罕见。碑底部是龟趺碑座。神道终点是徐达夫妇合葬墓冢,冢前是徐达后代所立的石碑,刻“明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夫人谢氏之墓”。
==人物简介==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洲(今 [[ 安徽 ]][[ 凤阳 县|凤阳]] )人。明朝开国元勋。早年随朱元璋起义,屡建战功。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 [[ 南京 ]] )称吴王,封徐达为左丞相,并为大将军率兵征战。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以应天府为都城,徐达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太傅、中书右丞相,并封为魏国公。相传朱元璋曾赏给徐达一幅 [[ 对联 ]]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徐达病逝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赋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朱元璋:“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 [[ ]] ,才兼文武世无双。”
[[ 张廷玉 ]] :“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 [[ 国家 ]] 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
111,4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