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毛坦厂镇

增加 7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毛坦厂镇 ''' 位于中国 [[ 安徽省 ]][[ 六安市 ]] 金安区,毛坦厂镇总 [[ 积59积]]59.6平方公里,总人口35096人。毛坦厂镇辖7个村,1个社区。“毛坦厂”为“茅滩场”的谐音。名胜古迹有毛坦厂明清老街等。中国教育界闻名遐迩的 [[ 毛坦厂中学 ]] 即位于本镇,近20年来“毛中现象”成为 [[ 高中教育 ]] 研究和高考制度研究的热门话题。毛坦厂周边十里八乡重教劝学传统深厚而悠久。元朝开始,有用“厂”字命名机构或地方的现象,明朝尤甚,例如地方有六安的木厂镇、毛坦厂镇,机构有东厂西厂,此“厂”并无工厂之义。2007年5月,毛坦厂镇成为第3批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镇名由来==
毛坦厂镇镇名的由来,则有着一个 [[ 故事 ]] 。说是 [[ 元朝 ]] 末年,随着 [[ 民族 ]] 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穷苦百姓的反抗此起彼伏,毛坦厂周边的皇姑寨、响锣寨、鸡鸣岭、三尖寨和抱儿岭等地,都成了农民起义军的营地,毛坦厂一带不仅成了义军与元朝军队相互厮杀、角力的地方,也成了 [[ 朱元璋 ]] [[ 陈友谅 ]] 这两支义军逐鹿天下的战场。
民间传说鸡鸣岭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到此时,正好天亮,朱元璋怎么也砍不下陈友谅的头,朱元璋没有办法大喊一声:我为人雄,你去做鬼雄,此时,陈友谅才跌下马来死于该地。这儿就成都市鸡鸣岭。正是这一时期,百姓离乡背井,四处流离,加上 [[ 瘟疫 ]] 横行,这一带被称为“茅滩场”,意思是这儿因土地被大量抛荒,成了人烟稀少、茅草丛生的荒凉之地。
朱元璋是从马背上夺得天下的,当政后对养马一事,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便积极推行“马政”。他认为马匹拥有量的多少,是国家富强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他大力倡导在全国各“水草丰旷之地”养马。由于安徽是朱元璋的老家,他对安徽境内的养马业便显得尤其重视,据有关 [[ 史料 ]] 记载:“明在内地养马计有十四监所,其中在安徽境内有五监三十三群。”“茅滩场”由于水草丰茂,逃难的百姓们纷纷从外地回来了,他们大量为朝廷喂养军马,以代税粮,不久这一带又渐渐繁荣了起来。
这儿有很多地名都与 [[ ]] 有关,像“白马尖”“驻马冲”“走马岗”“饮马塘”“上马石”“马岭”“马道子”“马栏口”“马栅寺”和“养马冲”等等,都与那时候大量养马有着极大的关联,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养马业是怎样的发达。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茅滩场”被人们根据谐音,改称为了“毛坦厂”,并从此定名。要是一定要按字意来解释,大约可以认为“毛”即茅草,“坦”即平坦大畈,“厂”则并代表了 [[明朝| 明代 ]] 时有一种三面或四面无墙的房子,这些无墙的房子被称为“厂”。
==视频==
111,1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