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七里坪镇

增加 10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七里坪镇 ''' 位于 [[ 大别山 ]] 南麓、鄂豫两省边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全镇版土面积362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78475人(2017年)。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 [[ 中国工农红军 ]] 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全镇有以长胜街革命遗址遗迹群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 [[ 郑位三 ]] [[ 秦基伟 ]] [[ 徐深吉 ]] 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授予“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中宣部授予“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 [[ 中国特色小镇 ]]
==乡镇简介==
红安县辖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362平方千米。常住 [[ 口78475 口]]78475 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6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七里坪。景点有 [[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 、香山湖、长胜街、双城塔、对天河、九焰山等。
2014年,七里坪镇被列为 [[ 全国重点镇 ]]
==乡镇历史==
红安七里坪镇它是著名 [[ 黄麻起义 ]] 的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 [[ 红四方面军 ]] 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红安,原名黄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
七十八年前,一群年轻的共产党人领导当地的农工发动了史称“黄麻起义”的武装暴动,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鄂豫皖苏维埃红色政权。整个战争年代,共有14万 [[ 红安 县|红安]] 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片被血染红了的土地上,也才走出了 [[ 董必武 ]] [[ 李先念 ]] 两任共和国的国家主席,还有 [[ 韩先楚 ]] [[ 秦基伟 ]] 等威名显赫的223名共和国的将军。红安七里坪是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 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4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11月,中共黄(安)麻(城)特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在在七里坪誓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9年,鄂豫根据地形成,七里坪成为根据地的中心。1930年七里坪也被改名为“列宁市”。同年秋在此召开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苏维埃政府成员。1931年11月,在七里坪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是 [[ 徐向前 ]] ,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保存完整,现存革命旧址四十余处,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革命法庭、工会、银行、黄麻起义会场、中共黄安县委驻地、红军经济公社、 [[ 列宁小学 ]] 等。在七里坪镇后山上建立了 [[ 纪念碑 ]] ,碑上镌刻有董必武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37,0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