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櫻花

大小無變化, 3 年前
揭開春天序幕的山櫻花
每年,在陽明山[[杜鵑花]]及阿里山上的各種櫻花綻放前,屬於臺灣原生樹種的山櫻花已開滿枝頭。山櫻花屬於落葉性喬木,褐色樹皮上有茶色淺裂環狀[[氣孔]]密布,像是被刀刻劃過的痕跡,在陽光照耀下發出閃閃金屬光澤。 每年在秋冬時節,葉片全數掉落;在隔年新葉長出前,枝頭掛滿[[花苞]]等待綻放。一、二月份時,飽滿的花苞逐漸開放, 花色有緋紅與粉紅等顏色,長長的花柄,為了因應免受雨水將花粉打落,形花序像鈴鐺般鐘形下垂,花瓣 5 枚且大多 3 朵一簇叢生。 枝條上滿滿的嬌豔緋紅花朵,一小群一小群的倒掛在樹枝上,不被任何一片葉子所遮蓋。每朵[[櫻花]]在平均開放10天之後,隨即淍謝,就在花謝之後,枝條間陸續抽出新生嫩葉,每片葉子的下方可以看到嫩綠色且一絲一絲像羽毛狀構造的「托葉」。 山櫻花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提供[[蜜蜂]],及冠羽畫眉、白耳畫眉、青背山雀等鳥類取蜜。而開花後所結的果實屬於「核果」,果實成熟時為紅色或紫黑色,可食,但味道酸澀、無甜味,山櫻花種子萌芽前具休眠性,需利用低溫處理使種子成熟時所產生的休眠物質代謝後,才可順利萌芽。
粉紅色的山櫻花分布很廣,從[[日本]]南部到[[琉球群島]],最南到臺灣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低、中海拔的[[闊葉林]]是它的原生育地。在日本,櫻花是武士道的精神,也是日本美學的極致展現,櫻花燦爛的盛放,樹下落花隨風飄逸浪漫動人,日人日間賞花,夜間也賞櫻,每年[[櫻花祭]]時,各個會社甚至派出年輕人到櫻花樹下搶佔賞花空間,而櫻花林下喝茶飲酒,總是一位難求。在臺灣,山櫻花與泰雅族傳統農事息息相關,每年二月至三月間,當 [[ 雅族]][[原住民]]看到山櫻花綻放,就表示[[小米]]播種祭的開始,大家開始準備種植小米。而目前臺灣各地,則是為了提高吸引力,在許多觀光景點以大面積、大量的方式種植外來種、原生種櫻花,以吸引大批的遊客到訪,媒體效應加上盛開的櫻花林,賞櫻人潮成為觀光旅遊的新議題,進而需要管制遊客乘載量甚至開拓新的停車場或轉運站來因應。
近年來,在觀光發展、景觀美化的思維下,許多景點大面積廣[[植形]]成純林的情形,將可能造成原來山櫻花的[[天敵]],逐漸衍生為新興[[害蟲]],或提供外來入侵種肆虐的機會。「 霧社血斑天牛 」的成蟲會在山櫻花的樹幹上挖洞產卵 ,待卵[[孵化]]成幼蟲後即啃食樹幹表皮下較為幼嫩木質部 ,導致根部吸收的養分和水分無法輸送至[[樹幹]]頂端的枝葉 ,時間 一久,整棵樹就會逐漸枯死,所以霧社血斑[[天牛]]可說是山櫻花的天敵。在臺灣原始山林中,山櫻花通常散生林間,較少成為純林;人類的種植,擴展出新的櫻花群聚生長模式,其物種生態之發展值得後續持續觀察。是以景觀林的營造,應以符合生態原則的造林方式為主,穿插不同樹種、高度,營造區塊狀的景觀林,或可減緩害蟲疫病發生。
31,6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