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欧剧变

增加 10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欧剧变.jpeg|有框|右|<big>东欧剧变</big>[http://i.qulishi.com/static/2018/b/5b3dcee9365f7 原图链接][http://m.qulishi.com/article/201807/287509.html 来自 趣历史 的图片]]]
''' 东欧剧变 ''' (又称苏东剧变、东欧革命、东欧剧变、苏东波,西方社会称之为1989年系列革命)指在1990年前后东欧和中欧的 [[ 社会主义 ]] 国家中,发生反对派推翻 [[ 共产党 ]] 政权的急剧 [[ 政治 ]] 变化。1989年2月, [[ 波兰 ]] 团结工会取得合法地位后,剧变开始。
剧变其后扩展到 [[ 匈牙利 ]] 、东德、 [[ 保加利亚 ]] 、捷克斯洛伐克、 [[ 罗马尼亚 ]] 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现大范围反对当局执政的抗议活动。1989年6月4日,波兰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同月,匈牙利亦开始拆除其部分边境设防,大量东德居民经由该国流入西德。这加剧了东德内部的不稳定情绪,莱比锡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最终致使 [[ 柏林墙 ]] 倒塌,两德合并。而苏联在八一九事件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
东欧剧变最终以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1990到1992年间, [[ 苏联 ]] 各加盟共和国、 [[ 南斯拉夫 ]] 各共和国相继成为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分裂。
苏联域外的贝宁人民共和国、 [[刚果| 刚果人民共和国 ]]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 ]] 和索马里民主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相继宣布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在东欧剧变后,西方许多左翼政党指导意识形态转变为社会民主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亦向东欧扩张, [[ 欧洲 ]] 一体化的进程也因而大大加快。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在欧洲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早在1944年, [[ 苏联红军 ]] 解放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前 [[ 纳粹德国 ]] 的东欧盟友或占领地,在苏联扶植下于战后成立了共产政权。1949年,美国主导的北约成立,大力扶植反苏政权(暂不论是民主或专制体系)。另一方面,苏联则加强其对东欧各国实行军事占领,推行 [[ 共产主义 ]] 并扶植亲苏的共产党政权。1955年,华沙公约组织成立,除了南斯拉夫外,所有东欧国家均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集团于欧洲展开全面对峙,历史进入“冷战时期”。
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准仍然很低;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贪污腐败、践踏 [[ 法律 ]] 和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 [[ 戈尔巴乔夫 ]] 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国家在这些地区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并协助其民主化。
==视频==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