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木梯寺石窟

增加 11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木梯寺石窟 ''' 位于 [[甘肃| 甘肃省 ]][[ 天水市 ]][[ 武山县 ]] 马力乡杨家坪,在榜沙河边依山建造,相传入寺无路可走,在山门口绝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们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北魏始建,唐、宋增建。仅有北端一门入寺,传早年架一数丈木梯于绝壁处以便登梯入寺。寺西有大石佛一尊。寺内现存窟龛18个,有造像78尊、 [[ 画234 画]]234 幅,绘画面积2100平方米。木梯寺内容广,碉饰多变,具有相当高的 [[ 艺术价值 ]] 。尤以五、七、十六窟规模最大,保持原作风貌。造像有魏唐遗风,其中,宋代作品为全寺精华。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规模==
木梯寺石窟在武山县城南35公里石渭山。山势南北走向,崛起一峰,高千米。三面 [[ 悬崖 ]] 绝壁,沙河绕流北去入 [[渭河| 渭水 ]] 。洞窟开在距山基200米的悬崖峭壁上,横跨九梁十沟,长500米。
有崖窟、摩崖龛、走廊、自然崖龛,均置木构遮檐,北侧凿山门。现沿盘山小径登山门。尚存洞窟18个、殿堂4座、塑像80余身、壁画2100平方米。始建于北魏,后经历代重修。大佛阁有 [[ 唐代 ]] 彩塑大佛,高14米,又名大佛寺。峰峦遍生林木野花。寺北5里屏风山有一窟,壁画具有唐代画风。木梯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马力乡石渭山。该寺依山建造,石窟开凿在离地面千余尺的半山腰上,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明 [[ 洪武 ]] 初年重建。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来看,有一部分颇具 [[ 北魏 ]] 、唐代风格。其中五号窟高4.9米,宽6.7米,深5.4米,方楣穹官窿顶。全寺以古窟龛为主的建筑群还有主皇阁、三官殿等10余座建筑。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窟特点==
木梯寺石窟开凿在半山腰上,四周如天堑,离地千余尺,南北横跨九道梁十条沟,长约500多米。这里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北侧有山门能入寺内,相传原在绝壁上架有长达数丈的高大木梯。木梯寺石窟究竟建于哪个年代还需要考证,但明代重建寺序却这样记载:陇川东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于汉,自汉迄今三百余载,历代经营,内有十殿九洞二砖塔。二塔已无迹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较甘谷大佛略小。明 [[ 洪武 ]] 初年经林僧党都刚重建。 [[ 万历 ]] 十五年,有平凉府隆德县居士任演明捐资重修。
木梯寺现存石窟十八个,殿堂四座,内有彩塑神像八十余身,壁画234幅,绘画面积400平方米。其中七个窟室面貌古朴,艺术价值较高。尤其是五号、七号两窟的造像保存较好,未失原体,是木梯寺 [[ 文物 ]] 保护的重点。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247,1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