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山郡

增加 27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常山郡.jpeg|有框|右|<big>常山郡</big>[http://p7.itc.cn/images01/20200621/b17300f3bdd247d4bdbbf5e741a4015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3238711_1174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后为真定,即今石家庄[[元氏县]]境 <ref>[http://roll.sohu.com/20130916/n386623352.shtml 石门访古——— 常山郡故城(图)],搜狐滚动,2013-09-16 </ref> 。 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
“常山”一名的由来:[[汉武帝]]时正式创立五岳制度。《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此恒山为古恒山,即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古)恒山改名常山,曲阳、唐县南部区域即为汉代的常山郡(其实,包括现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及周边正定、元氏等地都是常山郡故地,元氏即是常山郡治所,后曾多次迁址,最后迁之现[[正定县]]。现在正定县的一些地名和企业名中还可以经常见到“恒山”)
===常山国===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将真定国并入常山郡,郡改称常山国 <ref>[https://www.sohu.com/a/205354368_604477 “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常山是中国现在的哪里 ],搜狐,2017-11-20 </ref> ,与周围[[中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的辖境发生一定变化,统县反而减少到13,治所仍在元氏县。西晋时期,常山郡西南分置乐平郡,元氏县归属赵国,范围进一步缩小,郡治迁移回汉初的真定县(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西晋沿置,统县减少到8,不过恒山仍在境内上曲阳县西北。
===常山郡===
250,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