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泛斯拉夫主义

增加 22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泛斯拉夫主义的形成==
泛斯拉夫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在与西方的沟通过程中,斯拉夫小民族由于其社会政治中的不利地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意识,感到斯拉夫民族应当形成整体 <ref>[http://www.docin.com/p-1087084667.html 泛斯拉夫主义之演变],豆丁网</ref>
这些斯拉夫小民族将当时的俄罗斯帝国看做是唯一的由斯拉夫民族建立的统一大帝国,并因此希望借助其[[政治]]力量扭转其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日耳曼人统治的奥匈帝国中的不利地位。但是这使其忽视了俄罗斯帝国境内非俄罗斯民族的斯拉夫民族遭受的统治与压迫。
俄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救世主义”传统
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及基督教文化被土耳其文化冲击。俄国就出现了把[[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的说法 <ref>[https://www.sohu.com/a/216029878_368603 Почему 为什么莫斯科被称为“第三罗马”? ],搜狐,2018-01-11</ref> 。泛斯拉夫主义者认为俄罗斯的沙皇是“普天下唯一的基督徒皇帝”,[[俄罗斯]]国家是全天下的国家,莫斯科王国的臣民是上帝的选民,这些注定俄国人负有继承和捍卫[[基督教]]世界的历史使命。
==视频==
247,490
次編輯